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3月24日下午15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七场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复工复产进展情况。
陕西省企业复工复产总体推进顺利
“近期,我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有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喜民介绍,截至3月20日,全省企业复工电力指数为88,已接近去年同期。截至3月22日,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到98.9%,人员返岗率达到88.1%;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复工率94%,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复工率分别达到96.2%、98.9%、88.6%、79.4%。截至3月22日,500个省级重点新建续建项目已经开复工376个。其中续建项目复工279个,复工率89.4%;新建项目开工97个,开工率51.6%;年度投资额前100位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开复工达84个。
货物和旅客运输增长加快,3月15日至21日,全省共发送旅客171.46万人,较前一周增长17.77%。重点行业产能较快恢复。截至3月22日,全省重点煤矿企业产能恢复率88.7%,人员返岗率83.4%,火电、油气企业复工率100%。
据了解,截至3月19日,减免社保费17.84亿元,已拨付1785户企业稳岗返还资金4.39亿元。截至3月22日,农民工返岗复工241.6万人,占春节返乡总数的93.7%;其中,贫困劳动力返岗73.9万人。
孙喜民表示,当前,陕西省企业复工复产总体推进顺利,但个别地方和企业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上下游配套不完全畅通,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复工复产步调还存在不一致。二是中小企业面临较多困难,存在用工紧张、资金困难、成本升高、复产意愿不强等问题。三是要素保障还不够,省内虽然全面放开道路管控,但省外部分区域尤其是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还存在堵点,影响原材料和产品运输的情况还存在。下一步,将进一步落实落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各项措施,促进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见效、协同推进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 、加强运行监测扎实推进促增长稳投资、积极做好稳外资稳外贸各项工作。
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00%复工
西安市副市长马鲜萍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
截止到3月23日,西安市“五上”企业总计复工7560家,复工率95.4%;复产率84.8%。从复工率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于3月1日实现100%复工。限上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业,规上服务业及房地产企业的复工率持续提升,分别达到了93.9%、95.5%、95.8%。从复产率看,工业企业最高,房地产业、服务业紧随其后(96.0%、86.9%、85.5%),大多数已经恢复生产。但部分复工企业由于市场订单、上下游配套及原材料不足等原因,还不能满负荷生产。
截止3月23日,西安市183个市级重点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86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56个,开工率65%。72个省级续建项目已复工71个,复工率99%;23个省级新开工项目,已开工13个,开工率57%。项目施工人数逐步增加。3月17日,西安市举行了2020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项目共162个,总投资1503亿元,年计划投资500亿元。涵盖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建及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社会事业民生保障5大领域。
马鲜萍表示,西安市有序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全开工,保证一季度原计划新开工项目应开尽开,3月底完成所有市级重点项目手续办理。同时还将继续发力,紧盯新开工项目建设,创造条件,优化审批方式,全力开展远程在线立项手续办理,推进未开工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进度。
宝鸡:创新招商模式 线上引资486.35亿元
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宁岗介绍,近期以来,宝鸡市坚持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突出“两强两快两抢”,强化疫情防控、强化保障服务,快速启动复工、快速恢复生产,把失去的时间抢出来、把发展的损失抢回来,全力打好复工复产主动仗,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截至3月23日,全市795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平均产能利用率88.1%;967户限上商贸企业复工率98.9%;132户规上文化企业复工率78%;243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复工率97.5%。全市农民工总数48.48万人,春节期间返乡27.83万人,已累计返岗复工27.15万人,返岗复工率97.6%。一季度计划开工市级重点项目377个,已开工441个,占计划开工项目的117%。
据介绍,围绕复工复产,宝鸡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的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增设复工复产组,构建了政企密切联系、行业一线指导、市县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思路,先后针对性出台财税金融、物资保障、交通运输、企业用工等帮扶措施,构建了涵盖上下游、产供销的全链条、全要素政策保障体系,实现了政府协调指导、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的全链式复工机制。此外,创新招商,积极培育新动能。以市委书记、市长名义,向中央有关部委和企业、省级厅局及国有企业、部分中国和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各商会会员单位、重点民营企业家发出信函,加强不见面沟通联系,招引项目、争取支持。大力宣传落实《宝鸡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十条政策》,上半年拟组织6批次视频招商会,已先后2批次线上签约西安天和防务、太平洋建设集团等总部企业37户,以及年产30万辆份汽车零部件新基地等招商项目15个,合同引资486.35亿元。
榆林:疫情防控早安排 复工复产早部署
榆林市副市长王华胜介绍,榆林市委市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统筹战疫情和抓发展上来,在确保不出问题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总体上做到了疫情防控早安排、复工复产早部署。
截至3月22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732户;328个市级重点项目复工122个,复工率37.2%;632户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复工574户,复工复产率90.8%;银行业金融机构复工率100%。1-2月份,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650.99亿元,同比增长10.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
榆林市组建复工复产、援企稳岗等工作专班,建立复工复产“12345”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三方责任,建立联动机制,有力推进复工复产。在全省率先撤销市内相邻县市区之间及县市区内的交通防疫检查点,先行畅通交通。结合实际出台了榆林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18条”和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17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建立企业纾困工作机制,市政府领导带队赴省级部门帮助企业对接项目、政策、资金,市财政拨付3000多万元奖补资金兑付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用电、用气、用水等事项“欠费不停供”,有效减轻企业压力。组织“一对一”中小企业用工对接活动,组织选聘500名大学生到民营企业援企稳岗。此外,市县两级同步建立了一个企业、一个工作组、一套服务措施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共下派2628名干部脱产蹲点服务1239户企业和594个重点项目,全力协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物流运输、用人稳岗、资金保障等问题。
安康:农民工累计返岗复工35.35万人
安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刚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康市委、市政府科学应对、精准施策、实干担当,一方面抓疫情防控不懈怠,一方面抓经济发展不动摇,安全规范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
截止3月23日,安康市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60个,其中132个续建项目复工127个,复工率96%;128个新建项目开工77个,开工率60%。26个省级重点项目开复工25个,开复工率96%。421个市政工程项目开工343个,复工率81.5%。全市“五上企业”2162家复工复产1866家,复工率达86.1 %。
安康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9条政策措施、支持农民工返程返岗和就地就业7条意见两个文件,支持受影响企业渡过难关,帮助春节返乡农民工返岗就业。坚持政府过“苦日子”,让企业过“好日子”,市财政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挤出3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恢复生产。加强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对接,全力保障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融资需求。今年春节期间全市39万返乡农民工,目前累计返岗复工35.35万人,其中省内返岗16.63万人,省外返岗18.71万人。全市湖北返乡农民人数1.31万人,现已安排就业5539人。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目前全市共组织13.97万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
责任编辑:李婷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