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陕西近12万名退役军人下沉社区农村抗疫一线

发布时间:2020-03-05 10:05: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3月4日下午15时,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一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陕西省疫情防控、医疗救治最新进展及复工复产相关情况。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大力推进互联网诊疗

“近一段时间,通过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出院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逐步增加,我省医疗救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刘伟说,近几天来,在全省医务工作者的全力救治下,全省245名确诊病例中,昨日(3日)又出院2人,截止3月4日8时,全省累计出院218人,死亡1人,现有住院确诊病例26人。

这26例住院患者中,男14例,女12例。从年龄构成看,60岁以上18例,占69%。患者平均年龄62岁。26人中,普通型15例,重型4例,危重型7例。11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9例住在唐都医院,2例住在交大一附院。26人中,有基础性疾病的12例,占患者总数的46%。其中高血压7例,其他疾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集中收治在6所定点医院,其中省级定点医院3所,收治22人(唐都医院17人,交大一附院3人,西安市第八医院2人)。市级定点医院3所,收治4人。

据了解,面对住院患者,陕西正在按照“科学救治、精准施策”的原则,多措并举,全力以赴进行救治。要求各相关定点医院,认真组织开展国家最新版诊疗方案的培训。各定点医院严格按照“四早四集中”原则,抽调本单位核心专家和精良设备,配备足够的救治力量,严格按照国家诊疗规范,精心组织医疗救治,实现应治尽治。省级专家每日视频连线地市定点医院,精准指导地市救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在院患者普遍接受了中医药治疗。

“确诊患者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患者普遍年龄大、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我们坚持‘两个一切’的救治原则,即动用一切能调动的力量和资源,想尽一切能采取的办法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刘伟说。

据介绍,为保障复工复产后普通患者的就医需求、避免交叉感染,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互联网诊疗。近期,陕西省已批准160家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其中西京医院、唐都医院、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省医院等大型三级医院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已经正式上线,广大患者可通过访问医院的互联网诊疗平台获得问诊、复诊等线上医疗服务。

陕西省委文明办:凝聚疫情防控正能量,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陕西省委文明办主任鲍贻勇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陕西省委文明办根据省委文明办职能,重点围绕精神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志愿服务和道德典型四大工作平台,积极发挥各方面作用。

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作用。全省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纷纷响应号召,立足本职,凝聚起疫情防控的正能量,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文明城市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防疫法规、保护野生动物和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宣传教育;文明单位带头做好疫情期间医疗、资金、交通、物资和电力保障等。文明单位中的医院(交大二附院、省人民医院、市四院、市八院等),第一时间派遣援助湖北医疗队,文明单位中的企业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文明校园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迅速向社会提供系列成果,将科技势能转化为战“疫”动能。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单元,倡导移风易俗,织密疫情防护网、阻断疫情传播链。文明家庭或捐款捐物,或做志愿服务,积极投身抗击疫情一线。

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面对面联系群众的作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省24个全国试点县(市、区),依托4934支、74.2万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五大平台服务功能,运用微信平台、大喇叭、流动小喇叭、张贴海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控知识,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不走亲访友、不聚会聚餐,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倡导喜事缓办、白事简办,深入推进移风易俗,24个全国试点县(市、区)共缓办喜事、简办白事3241起,为全面打赢防控阻击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主力军作用。疫情发生后,陕西省委文明办指导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在第一时间发出了“强信心、暖人心,共战疫情”的倡议;联合陕西传媒网、陕西文明网发起“战疫情、做志愿,我接力”网上互动,互动人数达8万多人;组织开展“七彩阳光——陕志联同心抗疫心理在线志愿服务”项目,为2500多名被隔离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三秦大地从城市到农村、从社区到街巷、从机场到车站、从医院到家庭,到处都是志愿者的身影,为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辛苦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鲍贻勇说。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12万名退役军人下沉社区农村抗疫一线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赵卫军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快速采取行动,积极调动和发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和广大退役军人作用。

赵卫军介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系统上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全省五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上下联动,约2.7万工作人员,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在防控一线开展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防控工作。同时,落实常态化联系机制,站在退役军人身边,主动慰问参与医疗救治、设卡防控、物资保障、社会服务等抗击疫情一线的退役军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湖北省荣军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积极协调捐赠100万元医疗设备和200万元资金,支援湖北省荣军医院抗击疫情。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保障。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印发了《关于发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临时关闭信访接待场所,开通网上信访反映退役军人诉求。开展退役军人网上招聘13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5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800多个。发挥“退役军人之家”、“1+6+X”一体化服务平台等作用,开通疫情防护医疗指导、心理咨询援助线上就诊平台及服务热线,为退役军人提供疫情检测诊疗,日常防控知识指导等服务3000余人次。目前,全省优抚医院、光荣院、军休系统服务保障对象和工作人员1.9万人 “零感染”。

在疫情防控中,全省广大退役军人践行“若有战、召必回”铮铮誓言,积极向党组织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递交“请战书”,投身抗击疫情一线。全省约12万名退役军人,46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下沉社区农村抗疫一线。同时,广大退役军人还自发组织,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和广大退役军人累计捐款捐物2800余万元,其中定向援助湖北1015万元。此外,陕西省人民医院、省中医医院、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西安交通大学二附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安大兴医院等医疗机构中的退役军人,主动请缨驰援湖北武汉和省内定点医院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约300人。

韩城市:规上工业企业复产75家,复产率达72.1%

韩城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孙长虹介绍,疫情发生以来,韩城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中、省、渭南市统一安排,抓早动快、超前部署,联防联控、精准施策,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韩城市累计确诊病例1例,已于2月15日治愈出院;疑似病例9例,已全部解除;应管理密切接触者317人(其中外地协查91人),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现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无密切接触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韩城市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全面推动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加快春季农耕生产,动员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产75家,复产率72.1%,复工率78.3%;重点项目开复工25个,复工率64.1%;韩城市复工复产工作进展顺利,工业经济运行整体平稳。

“目前,韩城市农耕生产已全面展开,农业产业发展开局良好。”孙长虹说,韩城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耕生产,竭尽全力稳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目前,全市储备农药72.4吨、化肥1.1万吨、玉米种子3万公斤,可参与春耕农机具720台。同时为60余家涉农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保证农业生产资料顺利到达生产一线,最大限度保障农业生产需要。市财政列支1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粮食、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菜篮子”稳产保供水平。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累计排查畜禽养殖场户1359家次,畜禽201.9万头只(羽),均无重大疫情发生。

责任编辑:李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