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2月26日下午15时,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关情况。
陕西省疫情形势显著好转
“经过前一段时期大家的共同努力,陕西省疫情形势有了显著好转。”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于春富说道。从1月23日陕西省发布第一例确诊患者起,到2月26日是第35天,陕西省新增确诊病例连续6天0报告,新增疑似病例连续3天0报告。从最多一天新增确诊24例,到目前连续6天0报告;从疑似病例最多一天389例,到目前仅剩2例;从累计245例确诊病例在院,到186人治愈出院,在院病人剩余58人。“这几组数据再次印证,新冠病毒可防可控、新冠肺炎可救可治,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陕西终将胜利、中国终将胜利。”
截至到26日上午,陕西一共救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5例,其中报告病例最多的地区是西安市(120例),其次是汉中市和安康市,各26例,这些病例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此外,全部疑似病例也得到同样的及时救治。
据介绍,陕西省医疗救治主要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快速建立的五大体系,如救治指挥体系、技术指导体系、转运救治体系、监督检查体系、业务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了作用。先后有698名省市专家和8246名专科医护直接参战,131家定点医院和164个发热门诊迅速行动,总共动员床位4900张,半个月时间建成了500张床位的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省市县各级救治组,可以说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救治任务。二是“医疗救治三原则”,如属地管理、首诊负责,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四早、四集中”的原则和普通病人都到市级定点医院,重症危重症全部集中到唐都医院等做法都被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三是医疗救治中强调的“六个结合”,如平战(保正常看病、战新冠疫情)结合、防治结合、轻(症)重(症)结合、中西(医)结合、身(治疗疾病)心(心理治疗)结合、(省)内(省)外结合等打法,衔接有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我们把湖北武汉作为陕西的另一个主战场”于春富介绍,在做好陕西疫情防控救治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调配,陕西省先后派出援湖北医疗队20批1453人,累计收治患者848人(其中,重症119人,危重症76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同行的高度肯定。“这种省内省外联合抗疫、实兵作战、携起手来打保卫战、阻击战的局面,展示出患难见真情的三秦精神和气概。”
最后,于春富提醒大家,要“防输入、防回流、防反复”,即:不仅防省外病例输入,还要防境外病例回流,同时要防疫情反复。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有序推动全省住建行业企业复工复产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汤鹏超介绍,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为促进陕西省企业复工复产,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自然资源要素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支持疫情防控项目先行用地。当前疫情防控项目允许先行用地,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视为重大项目用地允许占用,疫情解除后6个月内完善用地手续。疫情防控项目列入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疫情解除后由省自然资源厅统一平衡核销。在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保障公共卫生项目建设,通过空间布局、用地指标、建设时序等,规划预留应急避难场所和防疫应急设施空间。
汤鹏超表示,疫情防控项目先行用地属于应急性质,属于特殊政策,严禁任何与疫情防控无关项目“搭便车”违规用地。
此外,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增强企业复工复产要素保障,减轻企业复工复产投入压力,完善乡村发展和设施农业用地政策,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发展用地,支持生猪养殖等设施农业建设,简化设施农业用地备案手续。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全省规模以上建筑业施工企业3255家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茹广生介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组织精干力量,采取多项措施,在全力做好行业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主动谋划、分析研判、提前介入、统筹安排,有序推动全省住建行业企业复工复产。
他介绍,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靠前管控主动出手,全系统积极抗击疫情,积极对接正在建设的重大工程、民生工程项目,指导企业加强管控,调动住建领域各行业协会助力抗击疫情,对相关企业发出倡议和号召,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复工复产提供保障,提升工程项目服务,推行“不见面审批”,强化措施,确保人员疫情防控和施工安全“双到位”。
截止2月25日,全省规模以上建筑业施工企业3255家,复工2197家,复工率67.5%;陕西省重点龙头企业中,陕西建工集团、西安建工集团、中铁一局、二局及中央在陕企业等企业已基本复工;省级重点工程中,54项房建和市政工程,39项已复工复产,复工率达到72%。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目前未发生群体性感染、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田斐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应急管理部门认真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扎实做好应急救援备勤工作。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对防疫物资(医用防护服、口罩、消毒液、护目镜、医用手套)生产企业落实了安全监管小组,开展“一对一”安全生产服务指导;对涉及国计民生且一直未停产的煤油气生产销售企业,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加工仓储物流企业开展定向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对企业新增防疫物资的安全生产许可,实行特事特办、立即发证;帮助一批危化企业恢复了酒精、消毒用品原材料的生产能力。 对定点医院和隔离酒店、宾馆的消防安全,进行重点布防,及时排查消除火灾隐患;加强应急物资调度。紧急调拨救灾帐篷8268顶、棉被棉衣2.8万件,还下拨了简易床、睡袋、酒精、消毒液、应急灯等一批应急物资。
截至2月25日,全省复产复工的煤矿80处,占总数26%,生产煤炭5573万吨,同比增加462万吨(去年主要因1.12事故企业整顿,产量下降);危险化学品企业238家,占总数59%;非煤矿山109家,占总数的16%;规模以上工贸企业2466家,占总数41%。目前未停产和已复产复工的企业,没有发生群体性感染、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渭南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产复工293户,复工率49.16%
据介绍,截至2月26日8时,渭南市累计确诊病例15例,连续12天无新增病例,治愈出院9例,无死亡病例。全市12个县市区11个都是低风险区,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
“我们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正积极有效地抓好复工复产的各项工作,形成了“1234”的工作思路。”渭南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市长高洁介绍,渭南出台了支持企业健康发展“22条”、企业复工复产“20条”,夯实“2+3”责任,实行“一企一案”。截至2月25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产复工293户,复工率49.16%,复工人员55180人。已复工省、市级重点监测项目55个,新策划弥补疫情暴露短板项目97个,总投资概算132亿元。
疫情防控期间,渭南统筹抓好春耕生产。目前,渭南市储备种子0.17万吨、化肥20万吨,全市423万亩麦田苗情整体较好,农业基本盘稳定。
责任编辑:李婷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