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师霞 报道)2月24日下午15时,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
截至2月24日8时陕西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发布会上,陕西省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办公室疾病防控专家组组长刘峰首先通报了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解读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月21日印发的《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相关要求。
截至2月24日8时,陕西今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0例。陕西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5例(16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其中输入性病例116例,密切接触者114例,无明确接触史病例15例。累计确诊病例中,西安市120例、宝鸡市13例、咸阳市17例、铜川市8例、渭南市15例、延安市8例、榆林市3例、汉中市26例、安康市26例、商洛市7例、杨凌示范区1例,韩城市1例。全省现有疑似病例11例。全省新增密切接触者137人,累计18858人,均集中医学观察。新增解除密切接触者607人,累计解除密切接触者14915人。
刘峰介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月21日印发了《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下称《指南》),对企业复工复产提出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做好工作场所防控、指导员工个人防护、做好异常情况处置等要求。
在加强员工健康监测方面,《指南》表示,各单位要切实掌握员工流动情况,按照当地要求分区分类进行健康管理。对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处在隔离期间和入住集体宿舍的员工,应每日进行2次体温检测。及时掌握缺勤人员健康状况。各单位要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向本单位如实报告。
《指南》强调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单位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把防控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当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安排员工就近就医。同时,发现可疑症状员工后,立即隔离其工作岗位和宿舍,封闭相关区域并进行消毒。已发现病例的单位,要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加强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工作。疫情播散的单位,要实施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根据疫情严重程度,暂时关闭工作场所,待疫情得到控制后再恢复生产。
陕西省商务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商务发展
陕西省商务厅厅长赵润民表示,陕西省商务系统全力以赴,确保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精心组织,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春节前,迅速成立了省商务厅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加强统筹调度,突出产销对接,坚持每日监测市场需求和供应动态,夯实储备责任、完善储备体系、及时推进应急投放,全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组织23个重点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克服用工、运输、防护成本大幅上涨的困难,全省蔬菜日均交易总量稳定上升,全省23个大中型批发市场每日平均交易量在1.5万吨以上,有几天接近2万吨。组织1418家超市、便利店、菜市场坚持正常营业,有力保证了全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据统计,春节以来,全省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正常营业率达到86.5%。
迅速组织医用防护物资进口。成立工作专班,按照疫情防控的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涉外资源,多渠道联系境外货源,全力协调组织国际运输,指导组织省内重点进口企业扩大医用防护物资进口,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持续加强对重点外贸企业支持协调,迅速组织外贸进出口企业复工营业。据对重点联系的600多家外贸企业监测,正常营业和复工的有185家,占30.7%,进出口额占全省70%以上。截止今年2月23日,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311列,是去年同期的1.9倍。
积极协调支持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目前,投资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中,正常生产和已复工80家,复工率达到52.3%。三星、美光、力成、施耐德、盛赛尔、顶益食品等重点外资企业都在正常生产。此外,认真贯彻中省部署安排,指导全省商贸流通企业有序复工营业。夯实企业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分区分类有序组织企业复工营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复工复产工作落实, 严格开展督导检查。
陕西省发改委:企业复工复产推进有序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孙喜民介绍,截至目前,陕西省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人员返岗率持续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53.4%,人员返岗率48.1%。其中:煤矿产能恢复率达到69.2%,人员返岗率达到71.2%;火电企业和油气企业复工率达到100%;44户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层面已经全部复工,所属各类生产子企业复工率达78.4%,整体人员返岗率达到72.8%。宝鸡市规上工业复工率达到87.6%,杨凌示范区规上工业复工率达到67.5%,安康市规上工业复工率达到60.8%,榆林市规上工业复工率达到57.3%。规上工业人员返岗率,延安市达到76.9%,宝鸡市达到67.9%,渭南市达到66.4%,汉中市达到64.7%。
“总体来看,我省企业复工复产推进有序,能源企业、国有企业、大型企业走在前列,做出了表率。”孙喜民说,2月20日,陕西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分类有序推进陕西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复工复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内容包含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复工复产,加强服务保障等。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秩序已逐步恢复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党延兵表示,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多次研究部署,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全省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重点项目的复工复产。
“陕西省交通运输秩序已逐步恢复。”党延兵介绍,截止2月24日0时,西安、铜川等市已逐步恢复市际客运班线,西安、宝鸡等11个市(区)已逐步恢复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网约车运营服务,宝鸡、咸阳、商洛等8个地市组织开展了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包车运输服务。铁路部门根据客流变化,优化运输组织方案,根据各地政府和企业需求,开行定制化列车,服务返岗复工运输。民航部门根据疫情分类分级要求,逐步恢复暂停的航线,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旅客便捷出行,2月23日凌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组织东航完成首架复工包机,51名务工人员从西安起飞送往浙江义乌。
“防疫期间,我们始终全力做好防疫物资、重要生产物资、人民生活必需品等物资运输的保障工作。”党延兵说,据统计,2月17日0时至2月23日24时,已累计免费放行各类货车46.12万辆次,货车通行费减免共计1.69亿元。四是及时安排各地储备应急货运车辆698辆(其中:普通货车625辆、危险品运输车辆70辆、冷藏车3辆),全力保障各类货物运力充足可靠。
据介绍,截止2月24日14时,陕西省高速公路剩余封闭收费站13个,其中西安4个,商洛9个,其余各市境内高速公路收费站均已正常运行,全省交通运输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党延兵表示,下一步,在客运方面,全面恢复汽车客运站、市际客运班线、城市公交、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输服务,逐步恢复除湖北以外的省际客运班线,并根据各地和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点对点”包车服务。在物流方面,充分发挥省疫情防控物流保障办公室作用,全力协调确保疫情期间所有物资运输车辆快速便捷通行。
西安国际港务区:中欧班列长安号平稳顺畅开行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中欧班列运行情况。截至2月23日,长安号稳定开行干线达13条,共开行311列,是去年同期的1.9倍,其中中亚方向130列(去95列,回35列),欧洲方向181列(去84列,回97列);运送货物总重14.6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8倍,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三项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疫情发生之后,西安国际港务区进一步强化与铁路部门的合作,响应国家关于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大货物运输组织,通过铁路运输,推动全国各类货物在国际港务区内通过铁路集散。加大回程班列组织,及时给长安号合作企业发送了《致长安号国际班列合作伙伴的一封信》,向国内外合作企业告知长安号班列顺畅开行的各项举措,增强国内外合作企业,特别是国外企业使用长安号的信心。同时,联合西安海关、新筑车站和中铁联集西安分公司,加快国内外铁路到达货物在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中转时效。
此外,开辟绿色专用通道,对从高速公路抵达的外地集装箱卡车,坚持“监管全封闭”,货车从高速新筑收费站专用通道驶出,全程有执法车辆引导,在收费站、港务大道交通查控点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场站外,进行防疫消杀和信息核对,实行货车不停留、司机不离舱、站外零等待模式,构建了运输快捷的安全通道、高效通道、降费通道、暖心通道、绿色通道。目前日通行集装箱卡车超过100辆。
责任编辑:李婷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