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向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20 17:18: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师霞 报道)12月20日,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业务签约会在曲江宾馆举行,陕西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省再担保公司和省、市、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110余人参加签约会。

融资担保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作用。2017年12月,陕西省金融办、省财政厅、省银监局于联合印发了《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准备利用3年时间,在2020年前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切实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目前,陕西省已建成“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再担保公司-辖内融资担保机构”三级组织架构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据了解,该体系主要呈现七大趋势,该体系初具规模,截至目前,体系内各类担保机构达81家,覆盖全省各市、主要开发区和部分县区。省再担保公司以股权投资为纽带,加强与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已向西投保、延安担保等11个市级担保机构投资6.5亿元。体系实力也明显提升,截至目前,体系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合计257亿元,较2017年底体系构建前的125亿元增加了132亿元,增幅达105.6%。

与此同时,担保体系功能凸显。通过构建体系,省再担保公司引导体系成员坚持准公共定位,弥补市场不足,降低担保服务门槛,聚焦支小支农主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业务规模方面,力争2019年体系新增担保业务规模360亿元,较2018年的260亿元增加100亿元,增幅达38%;在健全考核机制方面,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都能按照中省要求,及时调整考核评价内容,降低或取消利润考核指标,重点强调支小支农规模、户数和占比;在业务覆盖方面,已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在全省107个县区全覆盖;在降低担保服务门槛方面,优先为贷款信用记录和有效抵质押品不足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技术有竞争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提供担保增信;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省再担保公司持续减免再担保费,引导体系成员不断降低收费水平,体系平均担保费率由原来的2.5%降至1.5%,单户担保额在500万元及以下的年化担保费率不高于1%。

风险补偿机制落实到位,2019以来,省再担保公司已向宝鸡担保、咸阳担保等4家担保机构拨付代偿补偿款合计198.86万元,省再担保公司较好的履行了增信、分险职责。银担合作有了较大进展,由省再担保公司牵头担保体系,将原来银担合作由单个担保机构与银行“点对点”、自下而上的合作,逐步转变为 “体系对体系”,自上而下的整体合作,并加快推进政银担业务落地。截至目前,陕西省承诺参与20%分险的银行有11家。截至2019年9月底,“4321”业务落地66户,合计15329万元;“433”业务落地3户,合计1150万元。创新引领业务发展,2019年前三季度,体系成员新增小微企业和“三农”担保业务119.14亿元,担保户数为6693户,占同期业务总户数的79%。

此外,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合作稳步开展。省再担保公司于2018年12月4日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建立合作关系,取得授信50亿元。截至2019年9月底,省再担保公司累计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报备业务31.5亿元,授信使用率达62%。

据悉,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将改变以往财政资金投入效应不明显、担保资源不集中、行业信息不对称、担保机构经营风险无法有效分散等问题,有效增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撬动功能,切实发挥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方面的作用。

在签约仪式上,省再担保公司分别与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就体系建设、机构合作、风险分担、银担合作、综合服务等达成合作,标志着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壮大,也标志着体系从初步构建向纵深发展,为体系业务机构两方面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

签约仪式后,陕西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领导对2019年新加入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成员单位进行了统一授牌。

责任编辑:李婷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