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渭南市华州区、澄城县荣获陕西省非遗扶贫示范单位称号

发布时间:2019-12-10 12:52: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非遗保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鼓励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单位发挥自身作用,助力脱贫攻坚,近日,陕西省非遗扶贫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宝鸡市千阳县举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任宗哲,省政协办公厅二级巡视员韩富明,省扶贫办副巡视员潘毅,省妇联副主席党洁,宝鸡市委常委、副市长曾德超出席会议,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顾劲松主持会议。

会上,曾德超和千阳县县委书记何玲在致辞中分别介绍了宝鸡市和千阳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开展情况,分享了非遗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顾劲松传达了《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金早在2019年全国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非遗+扶贫”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宣读了《关于命名陕西省非遗扶贫示范单位的通知》。

会议对千阳县、华州区、澄城县、南郑区、洛川县、韩城市、周至县和榆阳区等8家非遗扶贫示范单位单位进行了表彰,渭南市华州区、澄城县喜获“陕西省非遗扶贫示范单位”荣誉,并在现场作了非遗扶贫经验交流。

最后,任宗哲在讲话中介绍了全省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概况,他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从非遗资源助扶贫、文旅融合促扶贫和特色实践带脱贫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陕西特色文化和旅游扶贫的发展态势,指出全省各地在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带动脱贫效果明显、成果丰硕,非遗扶贫之路越走越宽。并向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聚焦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文化和旅游建设。搭乘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东风,利用各地特色非遗项目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助力精准扶贫。

二是要注重思想引领,加强价值引领,突出典型引领,加强技能培训,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三是要坚持有的放矢,紧抓贫困地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充分发掘贫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贫困地区非遗传承,营造适合非遗项目生长的文化环境。

四是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到实处。继续以“三区”人才专项为依托,通过结对帮扶、辅导培训,培养一支“稳得住”的非遗保护传承队伍。

五是与时俱进,在非遗扶贫中赋予非遗传承新的时代意义。实现非遗保护与当今生活的创新融合,让非遗作品成为生活的必须品,让非遗创造出价值,真正激发出人民群众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内在动力。

会后,与会人员前往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非遗展厅、刺绣传习所、金梦民间工艺品公司、林转工艺品有限公司和秀萍绣庄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观摩学习,并集中观看了省级非遗项目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和八打棍表演。

今后,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在渭南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珍惜荣誉,砥砺前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文化扶贫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加强文化和旅游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促进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重点培育文化扶贫带头人、加强技能培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发挥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文化旅游助力脱贫,推动文旅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