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陕西矿山地质环境及海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9-11-25 10:13: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曹新宇 报道)11月22日上午10时30分,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省委文明办共同举办“加强诚信陕西建设提升诚信建设水平”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卢勇与西安海关副关长应小莉出席发布会。

卢勇表示, 矿业及相关加工制造业是陕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2018年,全省矿业及相关加工制造业完成总产值1462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8%。矿业及相关加工制造业实现利润139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57%。在矿产资源开发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矿业生产也对陕西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破坏了地形地貌、损毁了土地资源等,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求。 近年来,陕西省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对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三严方针,建立诚信体系;对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领、财政奖补”,建立诚信体系,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编制了《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从源头上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行管控,提高准入门槛。凡是不符合中央和省上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规模小、生态环境影响大的开发项目,一律不得准入。坚持科学规划论证,按照自然保护地相关政策,控制矿业权数量和开采规模。同时,依法依规做好规划环评工作,强化环境问题的源头预防,促进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产业转型、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对于不按办法提取使用基金、实施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的,将其列入矿业权人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直至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矿业企业退出、关闭,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失信联合惩戒。陕西省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形式对矿山企业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情况进行抽查检查。今年抽查65个矿山企业和72个探矿权,将其中3个采矿权和5个探矿权纳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开。

应小莉表示,西安海关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改革要求,积极落实海关总署和陕西省各项决策部署,突出“由企及物”理念,主动适应陕西省对外开放新需求,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全力推进进出口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按照海关企业信用动态管理原则,西安海关强化企业监控,积极利用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海关“进出口企业综合资信库”、“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管理系统”及时发现企业不良记录,调整企业信用等级,确保企业“能上能下”。坚持狠抓认证管理,强化认证培训,统一关区认证人员执法标准,规范认证作业程序和业务操作,严把认证质量关,保证海关认证企业诚信、守法水平。着力推进国际海关AEO互认,将其作为加强进出口信用体系建设,参与“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国海关认证企业即中国AEO企业,其中高级认证企业可享受AEO国际互认。AEO互认后,中国AEO企业在境外查验率平均降低50%以上,通关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

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33个部门又联合签署了《关于对海关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明确了39项措施,基本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西安海关切实落实参与的对其他部门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限制其成为海关高信用企业,并实施严密监管。通过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协同监管,对存在走私违法、严重危害外贸秩序和市场公平公正的企业进行联合惩戒,将震慑失信行为,引导更多的企业诚实守信、规范经营。

责任编辑:杨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