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晓燕 报道)10月29日,西安市委文明办在临潼区组织召开“迎接十四运,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全市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现场会。
在临潼区骊山新家园社区,不少居民将摊位围了个水泄不通,纷纷将家里损坏的热水壶、电饭煲、吸尘器等家电拿过来请宋大毛帮忙维修。热心的宋大毛来者不拒,对于能现场解决的问题都及时现场解决,在他的巧手下,一件件家电“重获新生”。“这些东西不是很贵却很容易坏,拿去修又不划算,本打算扔了,没想到还能修好,真是太好了。”居民刘大妈对这项志愿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活动现场,除了宋大毛义务修理家电外,还有“垃圾换水 唤回文明”、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群众宣讲团进社区、邻里守望节、“车让人、人守规”宣传、“一星期一本书”、“健康管家”家庭医疗关爱、趣味运动会等1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其中,获得一致好评。
“我们社区在全市首推‘社会化的志愿服务制’,由社区搭建平台,根据居民需求、志愿者专长,在社区内定期开展种类多样的志愿服务,现有志愿者1300多人。”骊山新家园社区副主任高敬介绍,通过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文明新风尚,促进社区居民相互了解,提升大家的凝聚力。
现场会,实地观摩学习了临潼区斜口街道骊山新家园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及其他3个街道、6个社区的15个志愿服务项目;传达了中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相关精神;为首批3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社区和市级6支行业志愿服务总队进行了授牌、授旗;相关区县、部门和社区就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作了交流发言,对全市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中对志愿服务工作要求作了具体培训指导。
据该区委文明办介绍,临潼区近年来立足实际,发挥特色,打造出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针对群众的实际需要,围绕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所需、所困、所急,精心设计出四点半课堂、花样夕阳红、公益理发、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项目百余个,东关社区爱心陪聊、陕鼓社区1+1党员帮扶、华清社区宋大毛义务维修、西铁社区红白理事会等一大批志愿服务项目常年常态在社区开展,“五老”群众宣讲团、铁音缘合唱团、雪之梦模特艺术团等一大批志愿服务队伍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广场院落。
“石榴花”志愿服务队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五老”群众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骊山新家园社区分别被省、市委文明办授予全省、全市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示范社区,成功举办全省“12.5”国际志愿者日示范活动。目前,一大批志愿服务项目和组织在临潼城乡落地生根,成为了美丽临潼的一道靓丽风景。
临潼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巩固提升为契机,按照“党政所需、群众所求、志愿所能”的工作思路,持续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形成了特色品牌引领、活动常态开展、社区全面提升的工作格局,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温暖路、文明路。
责任编辑:李婷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