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渭南非遗 千年传承之美

发布时间:2019-10-24 15:44:32 来源:中国报道

有一种技艺历经千年愈发纯熟,有一种传承时光流转愈发温润,那就是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记录着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的渭南,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其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渭南地处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历史文化灿烂,自然风景优美,区位优势明显,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让渭南非遗走向世界”的活动,让人们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到渭南非遗,感受这座城市历久弥新的风采。

华州皮影

光影之下观百态

“一口唱尽天下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华州区是闻名海外的“中国皮影艺术之乡”,被称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祖”。在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皮影启迪了其他剧种的诞生。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作为戏剧,它比莎士比亚领先了1800年;作为影像,它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了2100年;作为“摇滚”音乐,它超越了猫王2150年。华州皮影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诞生于秦汉,完善于隋唐,流传于宋元,鼎盛于明清。众多的史料典籍记载印证: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皮影源于古华州。由此可见,华州皮影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皮影又称“灯影戏”,利用“借光显影”的科学原理,艺人边操作边念唱,配合皮影人物成像表演移动,是一种光影透视艺术。皮影制作过程相当复杂,通常要经过选皮、磨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点缀、组合等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戏剧角色。皮影表演对场地的要求不高,所以也更易于传播。在灯光的照射下,艺人在白色幕布后操纵偶人,配以独特的唱腔、打击乐及弦乐,白幕面向观众的一端映出一个个人物,一片刀光剑影的战场,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就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上演,精彩绝伦,叹为观止。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华州看一次皮影表演。随着一声悠扬的音乐响起,舞台前等待看表演的人群早已坐定,白色的荧幕后灯火明亮,艺人们在做着最后的准备。当演出开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透过幕布展现在观众面前,后台唱功精湛、指头灵活、收敛自如的艺人,那举重若轻的表演,那从容淡定的态度,凭借的是日积月累的练习和经验。表演结束,那光和影的艺术,那独具特色的唱腔,依然在脑海中盘旋久久挥之不去。

澄城尧头陶瓷

千年黑瓷话沧桑

“收秋不收秋,等到五月二十六,此日只要滴一点,快到尧头买大碗。”这首民谣不知是何人创作,也不知流传了多少年。意思是说秋收与农历五月二十六有着重要的关系,如果这天下雨必然喜获丰收,人们赶紧去尧头买大碗。这既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盼望,也说明了当时尧头陶瓷运用十分普遍。澄城尧头陶瓷始于汉唐,兴于宋元,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烧造历史。尧头瓷全部用土法手工生产,作为渭北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以其造型浑朴大方、胎骨憨厚古拙、釉色纯亮缜密而深得人们喜爱

出澄城县向西便是尧头镇,尧头窑遗址便坐落于此。进入其中,山原起伏,沟壑纵横,一层层堆砌起来的旧瓷窑与废弃的残垣绵延不绝,古旧的街道,废弃的民居、祠堂、破碎的瓦罐随处可见,如此令人震撼的规模好像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一种沧桑之感扑面而来。漫步其中,思绪翻飞,仿佛看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炉火日夜不息,工人们不停地忙绿着,制作出的一件件陶瓷品流传在人们的生活中,不经意间温暖了时光。尧头陶瓷以它特有的青花瓷、黑瓷而闻名一方,有碗窑、黑窑、瓮窑、砂窑四个传统窑系,主要生产碗、碟、壶、盏、盒、罐、盘和各种精巧的玩具与器皿,釉质滋润,色黑如漆,带着一种返璞归真的气韵,充满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如今依托尧头窑遗址的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是国家4A级景区,保存着元、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以来遗存的古遗址、古作坊40余座,古民居100余家,是我国唯一现存完整的陶瓷遗址生态区。放眼望去,古韵悠然,空山鸟语,带给人心灵的宁静。

合阳面花

面团捏出大世界

“造型生动夸张,制做精巧细腻,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是对合阳面花最好的诠释。面花在合阳又叫“花馍”“花馒头”,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风俗礼馍,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在合阳,面花承载的是一种情感,一种祝福,既是关系的使者,又是礼仪的载体,贯穿于合阳人婚嫁、丧葬、满月、庆寿等各个阶段的人生礼仪之中,成为合阳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花由来已久,流行于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合阳面花久负盛名,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被列为“秦艺六绝”之一。

合阳面花制作分为和面、做花、蒸熟、点染、插花等工序和环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面团能捏出如此品类繁多的造型。面花以白面粉、豆类及可食用植物颜色汁液为材料,制作所需工具也很普通,日常用品梳子、剪刀、筷子、镊子、针线即可,通过揉、搓、捏、剪、压、扎出各种图案造型,比如凤凰、喜鹊、孔雀、兔子、狮子、荷花、牡丹、寿桃等等,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需要经过上百次、上千次的练习,才能得心应手。合阳人可以用一团白面捏出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以及山河万物、世间百态,每一个面花蕴含着制作人的心意和思想,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如今,合阳面花或作供品奉献,或作摆设陈列,或作馈赠佳品,或当地方特产食品,已经被更多人所知,通过面花艺术深情地打动了世道人心。

近年来,合阳面花参与了众多展出,也在很多民俗博物馆陈列,知名度越来越高。这些造型优美、形态各异的面花都出自合阳农妇之手,他们或许文化不高,可能也不懂美术,但他们在面花上的造诣无人可比,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打造了属于他们的艺术王国。

临渭草编

秸秆玩出新花样

陈有强 摄

“塬上有三宝,红苕、柿子和草编。”临渭草编源远流长,起源于南唐,兴盛于北宋,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结草衔环”是忠,“披麻执杖”显孝,“芒鞋斗笠”保节,“织席贩履”结义,草编是植根于民间又承载着中国忠孝节义的文化。临渭草编是临渭人祖祖辈辈的传承,他们就地取材编织各种实用性物品,展示着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草编主要取材于天然的麦杆、玉米皮、纯天然无污染染料,经过挑选、漂洗、染色等多道工序加工,通过结、辫、捻、搓、拧、举、盘等各种编织技艺制作而成。一根根长短不一的麦秆在一双双巧手的变换飞舞中融入到了草编中,或变换成草帽花篮,或幻化成飞禽走兽,枯萎的秸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临渭草编编织品起初以草帽为主,农民用来防雨防晒,后来草编种类越来越多,到今天也由原来的实用性转变为装饰品和实用性结合的工艺品,大到摇篮、玉米皮蒲团、收纳筐,小到草帽、草鞋、蒲扇,以及工艺品风铃、绣球、小挂件,还有活灵活现的动物,如蚂蚱、螳螂、蝈蝈、蟋蟀等等,各式各样的草编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倍感新奇。

过去的草编,更多的是生活所需;如今的草编,则是与艺术的结合。尽管传统的草编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相信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扬,草编引领的田园乡村风,将成为一种新潮流,而记忆中的草编也会愈加鲜活。(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