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曹新宇 报道) 10月9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体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徐鹏,陕西省残联副理事长王占军分别介绍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及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筹备情况。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及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1年在陕西省举办,这是继奥运会、残奥会和亚运会、亚残运会之后,首次实现全运会与全国残运会特奥会同地同年举办,对于推动陕西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文化陕西和健康陕西建设、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年9月8日,时任省长胡和平从天津十三届全运会闭幕式上接过全运会会旗,标志着全运会正式进入“陕西时间”,十四运会筹备工作步入全面实施阶段。
截至目前,十四运会的54个场馆除原有的13个外,25个新建项目已建成3个、其他22个均在抓紧施工,16个改造项目已开工12个、其他4个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承担十四运会开闭幕式的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均已封顶,其占地面积863亩,总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将成为西安新地标。省奥体中心体育馆、长安常宁生态训练比赛基地、全运会赛事指挥和新闻媒体中心、西安体院“一馆四场”项目主体建设加快推进,预计所有场馆2020年6月30日前可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目前残运会暨特奥会比赛场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筹备顶层设计正在积极推进。
作为东道主,陕西积极备战参赛项目。目前,已完成36个运动项目组队工作,共引进354名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组建了45个夺金团队,有20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正在加紧备战训练。
全国残运会特奥会开幕式拟定于全运会闭幕后10天左右举行。为体现精简、效能、节约办会理念和实现全运会闭幕后顺利向全国残运会特奥会转换,参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办会模式,全国残运会特奥会不再另设筹备委员会,与全运会筹备工作实行“同步部署、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的决策保障机制。在同一个筹备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统筹全面负责全运会和全国残运会特奥会各项筹备工作。
据了解,本届全国残运会特奥会拟设43个大项,其中残奥听障夏季项目19个、残奥听障冬季项目6个、群众体育项目9个,特奥项目9个。项目布局涉及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杨凌示范区和韩城市等7个市(区)。届时将有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等35个代表团(含陕西二团)组团参加。
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24个项目的比赛,陕西省选派171名运动员获得残运会金牌14.5枚、银牌15.5枚、铜牌32枚,群众体育项目银牌1枚,特奥会金牌10枚、银牌15枚、铜牌21枚。陕西将在保持和发展田径、射击、射箭、游泳、乒乓球、轮椅篮球等项目的基础上,采取双向交流、人才引进、省际合作、委托培养等形式,进一步开展新的项目、提升传统优势项目,力争参赛项目全覆盖。
陕西将以承办全运会及全国残运会为契机,朝着“办赛精彩、参赛出彩、发展添彩”的目标扎实推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责任编辑:杨羽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