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是旅游的黄金时节。为进一步擦亮和做大“华山+”金字招牌,全面提升渭南文化旅游在长三角地区的品牌效应,深化渭南市与长三角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交流,助推华夏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早日建成,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沪动渭南·与华相宜”2019渭南(上海)文化旅游推介会将于8月22日在上海举办。本次活动是由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渭南市对外经济合作局,华山景区管委会,华山旅游集团承办。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也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创新上具有先进的载体和技术支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城隍庙、南京路、杜莎夫人蜡像馆、船游黄浦江夜景都让人流连忘返。渭南市在上海举办这次活动,将学习上海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渭南文化旅游在新时代追赶超越中有新气象新作为,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渭南、熟悉渭南、走进渭南。
推介会上,将邀请政府领导、业内专业人士、渭南市景区代表、各大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展两地旅游专题对话和合作对接座谈会,将重点推介渭南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华山+线路产品,进行渭南与上海两地特色旅游线路及产品开发,探讨两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发展新趋势、新方向,新线路签订合作协议,推进两地旅游合作落地实施。此次推介会还将带来合阳提线木偶、关中秦腔以及与吴天明导演电影《百鸟朝凤》同名的唢呐演奏等一系列非遗文化产品展演,这也是渭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首次来到黄埔江畔,在魔都绽放异彩。
有人说,中国百年历史看上海,五百年历史看北京,千年历史看陕西,而真正要追寻华夏文明,一定要看渭南。渭南是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人文历史厚重,旅游资源富集。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之称即来源于渭南,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造了美酒,史圣司马迁著写了《史记》,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贤故里、将相之乡"的美誉。渭南是父亲山华山与母亲河黄河相依相恋的地方。在渭南,西岳华山险峻奇绝,黄渭洛三河绿水交融,洽川湿地融"山河湖滩泉"于一体,渭北帝王陵墓群尽展盛唐雄风,历史文化名城韩城享誉国内外。渭南这方水土,高山伟岸,大河奔流,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五岳第一庙”的西岳庙, “山河表里的潼关路”,惊艳世人的良周秦汉宫,文字初祖的仓颉庙,高风亮节的司马祠,是古代佛教文化的胜地,更有保存完整的清代考院……众多的帝陵遗迹。绵延的桥山山脉,与黄帝陵遥相互望,透过历历陵寝,可以感受到大唐盛世的人文气象,汉唐帝陵群更是关中旅游的灵验之地。精美的华州皮影、韩城古建的琳琅、合阳莘国水城的古朴、大荔丰图义仓的匠心、蒲城文庙的规整……让你仿佛凌空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风烟,耳闻目睹泱泱华夏的万千风貌。同时,渭南也创造了浩繁灿烂的文化。戏曲古韵悠悠,婉转迷人:秦腔、华阴老腔、同州梆子、碗碗腔、迷糊戏、阿宫腔等剧种,蕴积深厚,声情并茂,成为我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缔造的各类手工技艺星河璀璨,精美细致:石刻、木雕、刺绣、面花等,都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与汗水。渭南也有着许多美食,热腾腾的时辰包子、肉烂汤香的水盆羊肉、酥脆可口的潼关肉夹馍等,享有“陕菜之都”之称。
近年来,渭南围绕“山、水、城、陵、红”,深度拓展全域旅游,全力打造"国际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华山核心景区带动效应,全域推进文旅融合,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供给、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服务质量,推出“华山+”旅游精品线路,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业更具活力。特别是今年以“金猪年·趣渭南”为主题,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策划推出了宣讲大使˙讲渭南、时评名家˙品渭南、旅游联盟˙惠渭南、百年时光˙忆渭南、绚丽灯光˙看渭南、温泉养生˙爽渭南、经典戏曲˙嗨渭南、浓浓年味˙乐渭南、文化祈福˙佑渭南等一系列富有传统色、渭南味、文化风的特色主题活动,满足了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打造具有渭南特色文化的丰盛旅游大餐,全面展示渭南旅游城市形象。
8月22日,“沪动渭南·与华相宜”2019渭南(上海)文化旅游推介会的举办和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的签约实施,对于加强渭南与上海的友好合作,促进旅游市场繁荣兴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互利共赢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推介活动的宣传,将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两地文化旅游交流,带动更多的上海游客去渭南体验人文风景和民情民俗,在加快渭南旅游发展的同时,促进渭南的经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聂茵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