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蕾 报道) 2019年9月10日上午时,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中共安康市委副书记、安康市市长赵俊民以“深化开放兴市 矢志追赶超越”为主题介绍了安康七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十年来,安康正在由长期封闭走向开放发展、由相对滞后走向追赶超越、由深度贫困走向全面小康。”赵俊民介绍到,“近年来,安康市围绕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目标,坚定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之路,统筹“发展为要、生态立市、开放兴市、产业强市”,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引领高速度增长。”
以“全民脱贫”为己任 以“深度开放”为基准
昔日的安康,交通闭塞,出行不便。随着对外大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安康迎来了开放发展的难得机遇。2001年建成西康铁路,2009年西康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安康人民出行条件。70年来高速公路从零突破到577公里,实现8县区通高速,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万公里,居全省第2位。随着机场、铁路复线、高速公路、汉江航道整治以及国省干线公路的建成投用和改造升级,长期制约安康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得到极大缓解,安康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趋明显。
“十三五”以来,安康累计引进合作项目944个、到位资金1748亿元;外资外贸从无到有、快速增长,2018年利用外资增长128%,增速居陕西省第一;外贸进出口增长56.35%,居全省第二。进出口总额从2014年的2.1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71亿元,增长2.17倍。十八大以来,安康聚焦融入“一带一路”和“海外陕西”发展大格局,着眼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代表陕西省接受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营商环境专项督查,7项调查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入选“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成为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搭建银企合作交流平台,在全省率先试点苏陕扶贫协作融资担保基金和融资租赁基金,抓住安康市企业债券“直通车”激励政策,解决企业发展融资难题,进一步激发了民营经济发展主体活力,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截至2018年末,安康市各类市场主体达18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连续五年领跑全省。
经济发展带动脱贫工作大步前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城乡居民的收入显著增加,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从1978年到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收入从172元增至24977元,增长144倍;全市农村居民收入从1978年161元增至2018年的9504元,增长58倍。1949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152元,2018年,全市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59476元,是1949年的391倍;1978年全市城镇人均居住面积5.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9.0平方米。2018年,全市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42.0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房面积达49.88平方米,分别是1978年的7.7和5.6倍。十八大以来,安康市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100.5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26.9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7%将至10.5%,整体贫困得到根本改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2018年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5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9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42.99万人,参合率达99.5%。
经济与环保并肩发展 青山绿水变“真金白银”
建国初期,安康市经济发展以种植业为主,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释放的农业生产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安康市依托丰富的矿产、水利资源和特色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逐步确立了工业强市的发展目标,201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179.91亿元,超过第一、第三产业总量,成为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康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形势任务和市情特征的认识,把生态经济作为联结“两山”的桥梁,相继做出了“全面建设美好安康”“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战略决策,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市”“循环发展、富民强市”的发展主题和“追赶超越、绿色崛起”的发展总纲。组织编制了汉江生态经济带、瀛湖生态环境保护、“湖城一体”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人口发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规划,研究制定了培育做强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的实施意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4大领域27项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安康样本”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典型案例”,一批创新实践和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
为了破解发展与保护的难题,安康市突破传统“飞地经济”以经济流向主导的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飞地经济”发展,以生态流向引领并兼顾经济流向的发展模式。2013年9月,安康市委、市政府作出发展“飞地经济”的重要决策,积极探索创新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限制,鼓励经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白河县五个“飞出地”分别在具备良好开发基础的恒口示范区和安康高新区两个“飞入地”征用土地建设飞地经济园区,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聚集,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创新举措也得到李克强同志和刘鹤同志的重要批示,省委主要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七年来,五个飞地园区累计完成园区建设投资65.6亿元,累计签约招商项目84个,五个“飞地经济”园区建设初具雏形。盘点近年来安康产业集群发展路径,随着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安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着安康的经济实力。2017年,安康市成为了国家第三批低碳试点城市。通过组织实施“护水、增绿、治污、移民、兴业、富民”六大工程,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汉江出陕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南水北调汉江水质保护工作得到受水区充分认可,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也向安康市政府发来感谢信。
赵俊民表示,未来的安康,将实现全面脱贫,迎来高铁时代等宏图伟业,一个崛起的新安康将以崭新的形象呈现于世人!安康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总纲,突出精准脱贫攻坚、循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进程,走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新路子,为加快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杨羽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