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渭南:“一带一路”友城对话 互利共赢合作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28 14:50: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常丹)5月14日下午,“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对话会在古城西安召开。5个国家近10个城市的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历史友谊,共享“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共商友好合作的发展大计。

 

\

“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对话会现场

 

  韩国驻西安领事馆总领事李康国、东北亚地区政府联合会秘书长全哉垣、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工商会副主席安瓦尔·依克拉莫夫、韩国龟尾市副市长朴义植、德国巴德爱市副市长苏莎娜润富、哈萨克斯坦投资与发展部旅游产业司司长张纳特卡思肯诺娃作为国际友城代表出席了本次友城对话。

 

  出席此次对话会的国内友城代表有安徽省宣城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汪谦慎,福建省福州市副市长胡振杰,江苏省镇江市副市长孙晓南,湖北省十堰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桂华,以及江苏省扬州市商务局、山西省临汾市商务局、运城市商务局的有关领导。

 

  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戴士芳,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渭南市市长李明远,渭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郭勇格,渭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光照,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军,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冀良,渭南市副市长吴蟒成、高洁,渭南市政协副主席贺韧、徐月凤,市政府秘书长薛楠参加会议。华润集团、苏宁集团、中国保利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拓日新能、汉能控股、牧原集团、永辉超市和25家驻陕异地商会代表等200余名企业家参加会议。

 

\

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致辞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发展成为探讨主题

 

  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友好合作促进发展成为此次友城对话探讨的主题。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认为,“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渭南追寻新丝路的脚步,先后与“一带一路”沿线七个国家八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与国内东中部六省七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内外共融、东西互济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渭南将秉承新丝路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友城所需、渭南所能,持续深化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为朋友们走进渭南搭建平台,为渭南走向世界畅通渠道。

 

  会上,国内外友好城市代表李康国、全哉垣、苏莎娜润富、汪谦慎、孙晓南、王桂华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介绍了双方深厚的合作交流基础,以及针对渭南得天独厚的发展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技术人才储备等带来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并针对双方合作提出了进一步加深合作交流、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深化产业经贸人文等合作、加强新兴产业融合等实质性意见和建议。

 

\

渭南市市长李明远与国内外友城代表、专家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对话

 

  就“交流方式、合作领域、以及发展蓝图”展开深层次交流

 

  渭南市市长李明远与韩国龟尾市副市长朴义植、哈萨克斯坦投资与发展部旅游产业司司长张纳特卡思肯诺娃、福建省福州市副市长胡振杰、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明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中心主任张宝通进行了一场深层次的交流对话。指出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渭南市蕴藏的优势、机遇以及发展前景,探讨了各自在今后交流与合作中具体的交流方式、合作领域、以及美好愿景,并说明了渭南在今后发展中各方面的工作,展望了“一带一路”带来的宏伟蓝图。

 

  李明远表示,渭南南靠秦岭,东依黄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农业条件优越,工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具有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如今,渭南已是“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和“晋陕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个国家级经济区叠加的地级市, 又属“大西安”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经济圈。今后将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友好交往、合作交流,增进旅游商贸以及人才互访,推动经济贸易的深度合作,从文化、体育、医疗、旅游等方面打开对外开放的局面,做到真正的“走出去”与“请进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

与会领导、嘉宾、友城代表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