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陕西商南:“创业园区+贫困劳动力”模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发布时间:2019-06-19 18:01:4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代绪刚) 6月17日,商南北京商会会长、赵川籍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党广福在商南县赵川镇介绍了红都服装和县城社区扶贫工厂服务丹南搬迁群众就业脱贫工作情况,并现场发布了公司招工信息。这是商南县在推行“创业园区+贫困劳动力”扶贫方面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效。

6月13-15日,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商南县“创业园区+贫困劳动力”扶贫模式作为陕西省9个项目之一应邀参展,在全国交流推广。

商南县探索实行“政府推动、园区牵动、企业带动、参困户联动”新路径,形成了“创业园区+贫困劳动力”扶贫模式,鼓励企业开办社区工厂和创建扶贫基地,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有效破解企业招工和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双向难题”。政府通过创立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建立贫困家庭就业台账、定期发布招工信息、落实系列补贴政策,支撑园区发展壮大。园区通过建立就业扶贫服务中心、开发就业扶贫信息平台、设立镇村服务网点、实现园区企业视频连接,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协助企业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就业扶贫基地或社区工厂,提供全方位服务,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贫困群众通过参加技能培训、进企入园务工、接受结对帮扶,顺利实现就业增收脱贫。

为了带动贫困户就近就业,商南县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制定了《商南县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管理办法》、《商南县就业扶贫基地认定和奖补性职介补贴申报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大力推行“政府推动+园区牵动+企业带动+贫困户联动”的“四加四动”模式,鼓励县域龙头企业建设扶贫基地,引导各类企业在镇村移民搬迁点建立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工作之余,还可以照顾地里的庄稼,让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还破解了企业“招工难、稳工难”,催生了一批像既在青云家园移民小区服饰厂扶贫车间里上班,又守住老家田地的“两栖”型农民,他们依靠多轮驱动,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在就业政策扶持方面,商南县大力支持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发展,对认定的社区工厂每吸纳1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不低于一年劳动合同的,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岗位补贴;吸纳贫困劳动力人数达到员工总数1/3的,对其生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按不超过实际支出额50%的标准给予补贴。对认定的就业扶贫基地每新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给予每人每次500元的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开展岗前培训的可享受培训补贴、生活交通费补贴。同时,还积极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大学生见习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商南县还利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等平台,定期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对县内企业、社区工厂及扶贫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缺工岗位进行统计分类,筛选适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工作岗位,组织工作人员送岗入户。

商南县认真贯彻苏陕对口协作战略要求,主动加强对接交流,持续深化溧商劳务协作。通过多次对接洽谈,南京可特玩具有限公司、南京开屏工艺玩具厂先后到商南考察洽谈投资建设社区工厂,详细了解优惠政策、营商环境,实地考察厂房建设、配套设施,深入镇村调研人力资源、分厂选址。商南县人社、县域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等部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明确一名领导负责协调、一名工作人员贴身服务,全程提供五星级“店小二式”服务,用实际行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正是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南京开屏工艺玩具厂,该厂在商南投资社区工厂项目一期将在创业孵化园设立总厂,在青山镇设立分厂,计划投放生产设备100多套,可就近就地解决就业200人。

香港天魅舞台服饰公司总经理周宇在家乡“创业园区+贫困劳动力”扶贫政策吸引下,在商南县清油河镇青云家园移民搬迁小区建立社区工厂——陕西舞之裳有限公司。社区工厂的建成运营,为搬迁贫困户提供了一条稳定脱贫的新路子,将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商南县富水镇富水街社区结合辖区移民户和留守妇女较多的实际,积极与商洛市神州实业有限公司沟通联系,利用社区闲置房屋,把工厂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成立了“就业扶贫社区工厂”,带动社区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转移就业。目前,社区工厂已开展培训3次,吸引带动70多名留守妇女和11名贫困户在社区工厂固定从事HDMI高清数据线排卡加工,每人每月平均增加劳务收入1200元

3年来,全县共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5个,39家就业扶贫基地(社区工厂)和150家园区企业参与就业扶贫。全县为园区企业发放补贴909.8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1亿元,扶持4687人成功创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42人。3407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带动13728名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县脱贫人口的28.7%。

责任编辑:王溪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