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陕西一唐代文物隐藏农田内疑遭损坏 交通指示不清杂草丛生

发布时间:2019-06-05 21:35:20 推广 来源:华商网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葬着唐高祖李渊之父李昞的兴宁陵一直是一些文物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但最近,有网友发现,这样一个重量级文物单位的部分文物却无任何保护措施的隐藏在农田中,疑似被损坏。

想找到文物咋这么难?无任何路线标识

近日,一直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王森(化名)在网上查阅资料后,前往兴宁陵参观游玩。兴宁陵位于秦汉新城后排村,为唐高祖李渊之父李昞之墓。1956年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到底在哪儿啊?”王森当天下午在后排村北下车后,一脸茫然。他环顾四周,都是农田,附近没有任何关于古墓的路牌和标识。当时路人较少,他想着大老远跑来总不能无功而返,于是决定碰碰运气,便向路人求助。“你往前直走,然后上个坡右拐,然后再左拐,继续走,上了塬右边有条路,往东走就看到了”。路人解释地很清楚,但王森第一次前来,不熟悉当地情况,仍一头雾水。他沿途又多次求助老乡,花费了半天,最后终于幸运地找到了地方。

“我突然眼前一亮,只见两排石刻从半米高的草丛中露了出来!”回想起当时找到古墓的情形,王森仍然十分兴奋。古墓位于一片田地间,树木环绕,比较隐蔽,附近有一处文保碑,上面的文字已经风化,字迹不清,周围的杂草几乎将墓地掩盖。

当王森走近西侧石狮时,他发现石狮损害比较严重,从其拍摄的照片来看,石狮裸露在田地里,周围没有任何保护设施,因长期缺少修缮,石像已有些变形,上面裂纹密布,清晰可见,仿佛一碰就碎。看着历史悠久的宝贵文物损害,王森既心疼又无奈,回家的当晚,他便将自己当天的见闻和感受发布在了华商论坛上,希望能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详细

王森的发帖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随后,华商网将此事致函秦汉新城管理委员会。

工作人员在函复中描述,兴宁陵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兴宁陵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文本编制并通过秦汉新城、西咸新区、西安市审核,并上报上级文物局评审,通过后由省政府公布实施,届时兴宁陵的保护将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针对石刻保护,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相关申报、审批程序,秦汉新城编制了包含墓冢修复、石刻保护展示、环境治理等内容的《兴宁陵保护展示工程项目计划书》,待国家文物局同意后,根据工程方案予以实施。

此外,陕西省文物局已委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正在进行相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识碑设立工作,秦汉新城将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调,尽早完成兴宁陵保护标识碑的设立。对于网友提出设立指示牌的建议,新城文物部门将进行现场查看,尽快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