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陕西去年新登记市场主体90.53万户 同期增长64.01%

发布时间:2019-01-22 16:14: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王莹 报道) 1月22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2018年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据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副巡视员梁克强介绍,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累计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304.17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9.14%。另外,2018年,全省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90.53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4.01%。

会上,梁克强介绍,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陕西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陕西省市场监管部门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牵头开展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不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了更加宽松的准入环境,市场主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市场主体发展有数量,更有质量

“商事制度改革,特别是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实施以来,陕西省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市场主体已突破300万户。”梁克强说道,2018年日均登记市场主体3621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404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79.30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52户。

全省市场主体在总量上稳步增长的同时,其规模和实力也不断增强。截至2018年底,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达到8.8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93%。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陕西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企业类市场主体增幅加大,市场主体质量进一步提升。2018年,全省新登记企业类市场主体20.39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3.22%,占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的22.52%;企业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新增1.49万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22%,占新增注册资本(金)总额的95.23%。全省每千人拥有企业21.39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99户;日均登记企业816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01户。

新兴服务业活力增强,民间投资热情高涨

“中省一系列鼓励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放管服”改革政策的落实对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文化体育和娱乐、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梁克强介绍,2018年,全省新登记注册服务业市场主体79.16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7.48%,其中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领域市场主体增幅较快,分别新登记2519户、1.11万户、2166户、1.21万户和3.07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45.52%、60.37%、67.26%、43.04%和143.59%。

民间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国有、集体企业转型升级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18年底,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的总量达到297.42万户,注册资本(金)5.65万亿元,在全省市场主体总额中分别占到97.78%、63.8%,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私营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金)分别占企业类市场主体的91.78%和62.27%,成为企业类市场主体发展的主力军。国有、集体企业不断加大优势产业投资力度,坚持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道路,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三产业发展迅速

此外,陕西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调整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性循环。2018年,全省新增第一产业市场主体4.94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3.90%。第二产业的整合优化深入推进,2018年,全省新增第二产业市场主体6.42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6.15%。全省大力发展文化、物流、金融、信息传输等新兴产业,促使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攀升。2018年,全省新增第三产业市场主体79.16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7.48%;占新增市场主体总量的87.45%。

梁克强最后表示,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登记监管方式,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助力陕西省追赶超越,不断谱写全省市场监管工作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溪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