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王建安)“过去我们企业光知道埋头挣钱不学法,有了矛盾没办法。这两年幸亏未央区法学会支持我们企业,委派律师教我们学法用法,帮助企业解决了许多矛盾纠纷,维护了很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以后要学法、懂法、用法,不能当睁眼法盲。”这是7月27日记者在西安市未央区采访时,65岁的西安市精工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有才说的一番心里话。
法治引领新未央,和谐花开耀民心。西安市未央区是一片大开发的热土,但是在大开发的热潮中,在征地拆迁、村民回迁、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纠纷,严重影响着辖区社会稳定。为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未央区法学会延续与实践“枫桥经验”,并在未央区十多年推行行之有效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经验的基础上,于2016年创建了“35106”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维稳新机制和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务费保障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35106”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机制列入陕西省高院法官和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调解员重要培训内容,陕西省内外许多单位闻名前来学习“取经”,认为该机制简便、灵活、富有实效。7月20日,在全省法学会工作座谈会上,未央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区法学会会长张瑞斌作了经验介绍,引起强烈反响。
“六堂会审”明断是非曲直
西安市未央区法学会创建的“35106”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维稳机制,是以“党委领导、各方参与、司法引导、多元联动、合力调解、面向基层、真情为民、共建和谐”为核心内容的。机制中的“3”是指对领导干部实行维稳、发展、廉政三项责任考核,健全区级、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矛盾排查网络、风险评估网络、信息采集报送网络,三级联动、三级互动的工作机制,创建维稳资源共享平台。机制中的“5”是指在党委领导下,以司法调解为引导,使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仲裁调解、民间调解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合力化解,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机制中的“10”是指矛盾纠纷化解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品要优、心要公、情要真、身要廉、事要清、法要精、理要通、学要勤、语要巧、气要顺”。机制中的“6”是指根据工作需要若干单位合署办公,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即在街道设立一个群众工作服务站、一个法官工作站、一个法律服务室、一个警务室、一个检察工作站、一个信访室,实行一站式接待服务,人们形容说这是“六堂会审”断是非。未央区法学会创建“35106”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实行以来,妥善化解了一大批政法机关、行政机关、人民调解委员会无法单独化解的新型、疑难、复杂、重大矛盾纠纷案件,有效维护了辖区稳定,确保了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同时,未央区法学会又创建了“121”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务费保障机制。该机制中“1”是指建设项目向所在街道交纳一份信访维稳押金;“2”是指项目建设单位、劳务公司应分别设立两个财务账户,其中一个作为劳务费专用账户;第二个“1”是指建立一条农民工劳务费实名实发绿色通道。该机制有效防止了恶意拖欠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务费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该机制实施以来,未央区的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务费纠纷减少了30%。河南籍农民工谢小林感慨地说:“有了法律给我们撑腰,有了律师给我们壮胆,有了区法学会干部给我们指导,我们不怕拿不到血汗钱。在西安未央区打工,农民工心里踏实着哩!”
“法学会诊所”把脉疑难杂症
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未央区法学会秉持“用真诚换信任,用信任保稳定”理念,坚持“一心为群众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把群众喻作上级领导、喻作父老乡亲、喻作亲朋好友”的“一心三喻”工作方法,始终做到群众进门“一杯热水相敬,一个座位相请,一张笑脸相迎”,换位思考,与群众倾心交流,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用真情解开群众心结,不仅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信任,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为推动法治实践研究,服务未央区经济社会发展,未央区法学会把党委政府关注和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政法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因地制宜,设立了未央区法学会“法学微智库”和“法学会诊所”两个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法律服务。“法学微智库”主要是建立法学会微信公众号和法律咨询热线,由工作人员收集和回复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对于一般法律常识,工作人员及时给予在线释明,较为复杂的问题经法学会专业诊所审查后回复。
“法学会诊所”主要是针对行政机关、政法单位无法单独解决的疑难案件,由下设的“涉诉信访”“医疗纠纷”“工伤事故”“劳动争议”等10个“诊所”进行会诊,商议提出化解方案。为了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未央区法学会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加法治宣传教育。法学会充分发挥法治宣讲团的作用,会同西安市综治办、市法学会开展了“法治课堂社区行”活动,在辖区10个街道办事处挂牌建立了10个法治课堂,同时,以“提高防范意识、远离非法集资”为题,进行了15场法治课堂宣讲。辖区300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宣传教育。社区群众高兴地说:“学法心明眼亮,懂法才会不受骗上当。”
“诉前调解室”提升审判质效
2017年,未央区法学会联合区法院、区司法局在区法院立案大厅设立了诉前调解工作室,对案件实行繁简分流。他们从全区30余家律师事务所300多名律师中,遴选出70名执业年限在8年以上,且专业水平高、业务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律师,作为法律专家调解员。诉前调解工作室自去年5月10日试运行至今,共接待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收到法院分流案件10819件;调解案件759件,涉案标的2.15亿元;调解成功315件,涉案标的8144.7万元,调撤率达41.5%。诉调对接机制不仅有效解决了当事人的诉累,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还有效地节约了审判资源,提升了案件解决的速度,兼顾了化解实效。
责任编辑:莫苒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