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从农业起步。40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把农业作为立市之基,粮食总产不断增加,“横山大明绿豆”、“定边荞麦”、“山地苹果”等品牌优势农产品不断涌现,新型经营主体活力迸发,良种良法普遍适用,曾经的不毛之地长出了“金果果”、“钱串串”,榆林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进入了全面转型升级期,“农”墨重彩地书写下辉煌的历史。
农业生产稳步提高
40年来,随着农业投资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榆林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大增强。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62.85亿元,是1978年农林牧渔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5倍。地方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89.73亿元,是1978年地方财政支援农村生产的1364倍。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92.21亿元,是1978年的86倍,年平均增速12.1%。
40年来,全市总耕地面积基本维持不变,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主要农产品增产明显。2017年粮食总产量165.89万吨,是1978年的2.7倍,创历史新高;油料达10.14万吨,是1978年的26倍。肉类总产量达18.30万吨,是1978年的14倍;水果产量达110.73万吨,是1978年的72倍。红枣产量55.81万吨,是1978年的64倍。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产品供给充足,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的观念不断改变,从“填饱肚皮”转变为“养好身体”,绿色无公害、健康养生农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改革开放后,农民们禁锢了近40年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农业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现代农业得到建立和发展,势头强劲。
榆林成为全国马铃薯五大优生区之一,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三,同时也是全国玉米、小杂粮优生高产区,世界最大的红花荞麦集中产区,全省蔬菜、油料优势生产基地。
40年来,榆林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狠抓综合栽培技术推广,全面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了农耕地多种形式的流转,土地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集中,开展了优势特色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了配方施肥工程,国家减免了农业税、实行农业机械购机补贴,农业生产机械化、品种优质高产化、施肥配方化、灌溉节水化已经焕发出了强劲活力。2010年至今,粮食总产年均稳定在150万吨以上、苹果年均产量17万吨、蔬菜年均产量6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由“十一五”的6520元提高到10636元。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增强,正在实现从试验示范向集成辐射转变。推广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主要作物高产集成技术,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国家玉米、马铃薯、食用豆和糜谷等4个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陕西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陕西省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在榆林市设立,优秀科研成果率先在我市得到转化推广。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7645个、家庭农场种植规模100亩以上的达12059个,土地流转面积达197.5万亩,均居全省第一位。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
榆林农产品走向更大舞台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榆林农业走上了辉煌的道路,优质的榆林农产品也走向了更高的舞台。
40年来,榆林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更有力,榆林率先在全省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企业诚信平台,并在全国率先开展食用农产品产地检验合格证明试点工作。创建市级监管示范县4个,全市176个乡镇监管站全部挂牌成立。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63个,绿色产品45个,无公害产地认定136个,有8个县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
市场营销体系初步建立,正在实现从粗放经营向品牌引领的转变。榆林市率先在全国制定了市级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榆林马铃薯、小杂粮、红枣、羊肉、大漠蔬菜、山地苹果六大区域公共品牌初步形成,形成以定边白泥井辣椒和马铃薯、靖边东坑蔬菜、横山通远公司小米等为中心的农产品集散地。
目前,榆林农业已经迈入了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未来将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努力把榆林建设成为“全国旱作农业发展样板区”、“陕西省农业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和“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陕西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基地”,以“两区两基地”建设为重点,筑起榆林农业强市的希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王溪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