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莹 报道) 11月1日上午,陕西省营商办、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据渭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建军介绍,渭南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止9月底渭南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5021户,同比增长20.66%,其中新增各类企业7923户,增长28.14%,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
简政放权 取消下放转移经济管理权限1396项
张建军介绍,渭南严格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实施办不成书面说明制。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单位数量达到57个,在全省二季度监测评价中位列第1位;办理事项448项,占权责清单可进驻事项的90%以上;“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249项。市级取消、下放、转移经济管理权限1396项,调整权责清单数量497项,取消户籍迁移、年龄变更等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361项。
优化服务 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幸福感
渭南市发改委、市国土局等部门结合实际采取了容缺受理、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个性化服务,市商务局将跨境贸易服务延伸到企业门前,有效带动以苹果、冬枣、柿饼等优势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今年1-8月全市农产品类商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3.08亿元,同比增长57.4%。实施不动产抵押登记“窗口前移”服务,群众可以直接在浦发、长安等银行一站式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实现“不见面”服务。还设计搭建了“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平台”,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提质增效 企业注销平均压缩至1.7个工作日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企业开办集中办理区,工商、银行、刻章等全部进驻,办理时限压缩至1.8个工作日,企业注销平均压缩至1.7个工作日。采用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办理时限压缩至3.4个工作日。企业获得信贷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12.5个工作日。网上办税0.2小时,窗口办税0.29小时,进出境业务平均时限从2017年的2-3天压缩至现在0.5天。累计降低企业运行成本8亿元。此外,渭南作为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市,目前改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到年底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将压缩至90个工作日。
渭南还建立市纪委监委牵头处置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等营商环境重大问题线索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实施方案》,加强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约束限制,“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已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全覆盖。
张建军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转变观念,刀刃向内,咬定目标不放松、了解需求不懈怠、整改问题不含糊、效果标准不降低,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主手段、主动力,为渭南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溪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