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陕西省2018年脱贫攻坚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发布时间:2018-10-17 16:35: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全面发力 陕西脱贫攻坚工作结出硕果

中国报道讯(胡欣 报道)10月17日,陕西省扶贫办、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陕西省2018年脱贫攻坚情况”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陕西省扶贫办总规划师杨向岭、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副书记陈乃霞、陕西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安海燕、陕西省国资委副巡视员张黎和陕西省工商联副巡视员张志敏出席并介绍情况。

杨向岭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775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183万人,591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8%下降到7.54%,下降20个百分点,2017年首批4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今年计划实现23个贫困县摘帽、101.7万人脱贫。

帮扶举措更加精准

陕西综合运用“五个一批”帮扶措施,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各类保障性扶贫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17年以来,陕西健康扶贫救治贫困人口57.4万人次,教育扶贫资助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36万人,生态补偿力度加大,兜底保障基本实现了应兜尽兜。截至9月底,易地搬迁安置房建设已全部开工,累计竣工26.25万套、竣工率92.41%,跟进落实了48万人的后续帮扶措施。

治本措施成效初显

一是多措并举推进产业扶贫。目前,贫困县新建扶贫产业园1136个,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23家,农民合作社6067家,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主体达1.4万家,建成光伏扶贫电站55.2万千瓦。二是持续拓宽就业扶贫渠道。陕西持续组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将新增或补充的服务性、辅助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在每个贫困村开发2-3个特设岗位,今年共帮助扶持2.4万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新认定就业扶贫基地320家,建设社区工厂和扶贫车间828家,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2.6万人。三是着力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全省建设“劳动换积分、积分换商品”模式的爱心超市9000多个,探索形成的“扶志六法”得到国家肯定。

攻坚重点进一步突出

2017年以来,中省对11个深度贫困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83亿元,其中2018年同比增长43.7%。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目前,23个拟摘帽县3303个拟退出贫困村通村道路路基建设全部完成,自然村通动力电、光纤网络到贫困村基本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3303个贫困村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另外,加大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力度。今年向老区县投入中省专项扶贫资金占全省的70%,延安市今年将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帮扶行动,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各类兜底保障救助措施,全省落实兜底保障36.9万户、87.5万人。

大扶贫格局更加完善

一是“3+X”帮扶体系成效明显。陕西持续推进创新实施的国企合力团、校地结对“双百工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3+X”帮扶体系。截至9月底,9个国企合力团通过项目优先布局、搞好技术嫁接、实行资金注入等助力扶贫,已签约项目123个,开工项目85个,投资到位79.4亿元,带动贫困户1.59万户、2.36万人实现就业;校地帮扶“双百工程”已建成产学研示范基地或落地实体项目125个,培训培养骨干教师、医生护士、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等6万多人;优质医疗资源面向基层下沉力度加大,组建医疗队112个、医联体101个,派驻业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2500多人次参与帮扶,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明显提升。二是苏陕扶贫协作持续深化。今年初,陕西与江苏签署框架协议14个,签订产业发展、产品购销、民生改善合作协议33个,江苏省向陕西投入扶贫协作资金较上年增加3.9亿元;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至目前陕西56个贫困县与江苏实现结对全覆盖,镇、村结对分别达到239对和129对,落地产业协作项目232个,总投资49.7亿元;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抓培训,推动贫困劳动力在江苏就业,今年已增至7000多人;推进人才交流合作,双方互派挂职干部552名。三是社会扶贫深入开展。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等社会扶贫活动,动员全省5675家民营企业全面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累计投入资金40.4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24万个,帮扶贫困人口71.08万人。中国社会扶贫网在陕西上线运行,注册量达347万人,首批募集资金8500多万元,这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效果明显。10月12日,国务院扶贫办在宝鸡召开全国社会组织扶贫现场观摩大会,在全国推广陕西经验。

会上,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卫计委、陕西省国资委和陕西省工商联都就本系统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关情况作了介绍。

责任编辑:闫欣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