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莹 报道) 9月29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陕西省民生水利项目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据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丁纪民介绍,陕西水利厅两年多来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解决和改善了841.6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64.6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解决和改善841.6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群众饮水安全无小事。”丁纪民介绍,陕西水利厅两年多来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解决和改善了841.6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64.6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5.3%和93.2%。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组织的2017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全国联评考核中陕西省被评为优秀。今年已解决和改善了378.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村2629个,贫困人口71.11万),年度计划摘帽的23个贫困县、退出的3303个贫困村和脱贫的101.7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了饮水安全退出标准。
同时,积极构建饮水安全工程建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104个涉农县中有90个县成立了县级专门管理机构,保障供水设施良性运行。
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4.35万亩
丁纪民介绍,“十三五”以来,省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宝鸡市冯家山,渭南市洛惠渠、石堡川、东雷抽黄、东雷二期抽黄等8个大型灌区先后实施了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共安排资金10.14亿元,衬砌改造干支渠道373.84公里,建筑物2286座。通过项目实施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4.35万亩,年均新增供水能力12.22立方米/秒,年均节水0.39亿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11万吨,经济效益约2.3亿元。同时,在宝鸡市冯家山、渭南市东雷抽黄一期、二期、港口抽黄、蒲城抽洛等5个大型泵站灌区的13座泵站实施了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建设,共安排资金3亿元,通过项目实施可新增改善灌溉面积64.89万亩,年均增产粮食9.73万吨,年均节能137.59万度。
目前灌区的输水条件明显改善,灌溉保证率提高,工程安全运行系数增加,工程面貌极大改善,种植作物已从单一的粮食作物占主导地位,向高产出、高收入的经济作物占主导地位的种植格局转变,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高,为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高效节水灌溉
据了解, “十三五”以来,陕西水利厅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全省基础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升级,大规模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1.44亿元,新建塘坝、堰闸、机井、泵站、集雨水窖等“五小”水源工程6514处。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35.6万亩,其中管灌、微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41.163万亩。全省累计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40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9万亩。
丁纪民最后表示,“十三五”后期,陕西省将着力践行中央新时期“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进一步完善全省农业节水工程体系为目标,加快大中型灌区渠系衬砌改造和山丘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年度各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农业节水综合改革,加强政策研究和基础工作,强化监督检查,推动全省农业节水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溪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