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7月份主要河流、湖库水质状况。
7月,陕西省河流总体水质轻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的轻度污染相比,水质稳中向好;与6月份的良好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在监测的82条河流179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33个,占74.3%;Ⅳ~Ⅴ类38个,占21.2%;劣Ⅴ类8个,占4.5%。与上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5.7个百分点,Ⅳ~Ⅴ类上升2.6个百分点,劣V类下降8.3个百分点。与6月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5.5个百分点,Ⅳ~Ⅴ类上升6.6个百分点,劣V类下降1.1个百分点。
4个湖库中,瀛湖水质优,石门水库、王瑶水库水质良好,红碱淖重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石门水库由优变为良好,其余3个湖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与6月相比,4个湖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二)7月份省级河长制河流水质状况。
渭河干流水质良好,与上年同期的轻度污染相比,水质有所好转;与6月份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西安市昆明湖水质良好,与6月份相比水质由优转为良好。
汉江干流水质优,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与6月份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丹江干流水质优,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与6月份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泾河干流水质优,与上年同期的轻度污染相比,水质明显好转;与6月份相比水质有所好转。
延河轻度污染,与上年同期重度污染相比水质明显好转;与6月份重度污染相比水质明显好转。
北洛河轻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与6月份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黄河干流陕西段水质轻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的良好相比水质有所下降;与6月份的优相比水质明显下降。
(三)7月份市级水源地监测结果。
28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所测项目全部达标,水源达标率100%。
(四)1-7月主要河流、湖库平均水质状况。
1-7月份,全省河流水质总体轻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稳中向好;与1-6月相比,水质稳中向好。在监测的83条河流180个国控、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30个,占72.2%;Ⅳ~Ⅴ类36个,占20.0%;劣Ⅴ类14个,占7.8%。与上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8.2个百分点,Ⅳ~Ⅴ类下降6.3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9个百分点。与1-6月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1.2个百分点,Ⅳ~Ⅴ类上升1.6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8个百分点。
4个湖库中,石门水库、瀛湖、王瑶水库水质优,红碱淖重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王瑶水库水质由良好变为优,其余3个湖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与1-6月相比,4个湖库水质均无明显变化。
二、50个国家考核断面监测结果
(一)7月份情况。
7月份,50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点位)中八庙沟因不具备采样条件缺测,实际监测的49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34个,占69.4%;Ⅳ~Ⅴ类14个,占28.6%;劣Ⅴ类断面1个,占2.0%,为榆林市窟野河的温家川。与6月份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下降10.2个百分点;Ⅳ~Ⅴ类上升8.2个百分点;劣Ⅴ类上升2.0个百分点;新增的劣Ⅴ类断面有1个,为榆林市窟野河的温家川。
对照《陕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度工作方案》要求(以下简称《方案》),达到考核目标的有36个断面,超过考核目标的有13个断面,分别是榆林市窟野河的温家川、秃尾河的高家川、无定河的辛店,延安市清涧河的王家河、仕望河的昝家山、延河的阎家滩、北洛河的田庄镇南城村,宝鸡市嘉陵江的灶火庵、嘉陵江的黄牛铺,渭南市徐水河的小曹河,汉中市汉江的梁西渡,安康市汉江的老君关,运城市黄河的龙门。与6月相比,超标断面数量增加6个,本月退出超标的断面有1个,是榆林市黄河干流的碛塄;新增超标断面有7个,分别是榆林市窟野河的温家川、秃尾河的高家川,宝鸡市嘉陵江的黄牛铺,渭南市徐水河的小曹河,汉中市汉江的梁西渡,安康市汉江的老君关,运城市黄河的龙门。
(二)1-7月平均情况。
1-7月份,50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36个,占72.0%;Ⅳ~Ⅴ类12个,占24.0%,劣Ⅴ类2个,占4.0%。劣Ⅴ类断面分别是:延安市清涧河的王家河,铜川市石川河的岔口。与1-6月平均情况相比,Ⅰ~Ⅲ类上升2个百分点;Ⅳ~Ⅴ类上升4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6个百分点;退出劣Ⅴ类的断面有3个,分别是延安市仕望河的昝家山、延河的阎家滩,渭南市北洛河的王谦村,无新增劣Ⅴ类断面。
对照《方案》要求,达到考核目标的有40个断面,超过考核目标的有10个断面,分别是延安市清涧河的王家河、仕望河的昝家山,北洛河的田庄镇南城村,延河的朱家沟、阎家滩,铜川市石川河的岔口,渭南市北洛河的王谦村,榆林市无定河的辛店、窟野河的温家川和宝鸡市嘉陵江的灶火庵。与1-6月平均情况相比,无新增超标断面。
三、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
(一)7月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排名。
序号 |
城市 |
CWQI7月指数 |
CWQI7月排名 |
去年同期排名(同比) |
6月排名(环比) |
---|---|---|---|---|---|
1 |
商洛市 |
3.6993 |
1 |
1 |
1 |
2 |
安康市 |
3.7964 |
2 |
2 |
2 |
3 |
汉中市 |
4.2865 |
3 |
3 |
3 |
4 |
宝鸡市 |
4.5467 |
4 |
4 |
4 |
5 |
咸阳市 |
4.9717 |
5 |
5 |
5 |
6 |
铜川市 |
5.6630 |
6 |
8 |
8 |
7 |
杨凌区 |
5.6660 |
7 |
6 |
6 |
8 |
西安市 |
6.0833 |
8 |
11 |
10 |
9 |
韩城市 |
6.1500 |
9 |
13 |
7 |
10 |
渭南市 |
6.6721 |
10 |
9 |
9 |
11 |
西咸新区 |
6.6950 |
11 |
12 |
12 |
12 |
榆林市 |
7.0497 |
12 |
7 |
11 |
13 |
延安市 |
8.2708 |
13 |
10 |
13 |
(二)7月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排名。
序号 |
城市 |
△CWQI7月指数 |
△CWQI7月排名 |
6月改善排名(环比) |
---|---|---|---|---|
1 |
西咸新区 |
-17.69% |
1 |
11 |
2 |
西安市 |
-12.59% |
2 |
5 |
3 |
延安市 |
-7.08% |
3 |
3 |
4 |
铜川市 |
-6.41% |
4 |
13 |
5 |
宝鸡市 |
-5.24% |
5 |
6 |
6 |
咸阳市 |
-5.00% |
6 |
2 |
7 |
杨凌区 |
-2.33% |
7 |
9 |
8 |
榆林市 |
0.10% |
8 |
4 |
9 |
韩城市 |
4.06% |
9 |
8 |
10 |
商洛市 |
4.80% |
10 |
10 |
11 |
汉中市 |
5.01% |
11 |
7 |
12 |
渭南市 |
5.55% |
12 |
1 |
13 |
安康市 |
5.71% |
13 |
12 |
(三)1-7月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平均排名。
序号 |
城市 |
CWQI1-7月指数 |
CWQI1-7月排名 |
1-6月平均排名(环比) |
---|---|---|---|---|
1 |
商洛市 |
3.5270 |
1 |
1 |
2 |
安康市 |
3.7138 |
2 |
2 |
3 |
汉中市 |
4.0426 |
3 |
3 |
4 |
宝鸡市 |
5.1425 |
4 |
4 |
5 |
咸阳市 |
5.6796 |
5 |
5 |
6 |
铜川市 |
6.1324 |
6 |
7 |
7 |
韩城市 |
6.1780 |
7 |
6 |
8 |
杨凌区 |
6.6680 |
8 |
8 |
9 |
榆林市 |
6.7411 |
9 |
9 |
10 |
渭南市 |
7.8772 |
10 |
10 |
11 |
西安市 |
8.2289 |
11 |
11 |
12 |
西咸新区 |
9.4540 |
12 |
12 |
13 |
延安市 |
10.9896 |
13 |
13 |
(四)1-7月城市水环境质量状况平均改善排名。
序号 |
城市 |
△CWQI1-7月指数 |
△CWQI1-7月排名 |
1-6月平均改善排名(环比) |
---|---|---|---|---|
1 |
延安市 |
-3.63% |
1 |
2 |
2 |
西安市 |
-3.04% |
2 |
4 |
3 |
西咸新区 |
-2.85% |
3 |
1 |
4 |
渭南市 |
-2.38% |
4 |
3 |
5 |
铜川市 |
-1.52% |
5 |
9 |
6 |
咸阳市 |
-1.50% |
6 |
7 |
7 |
杨凌区 |
-1.01% |
7 |
5 |
8 |
榆林市 |
-0.13% |
8 |
13 |
9 |
商洛市 |
0.24% |
9 |
8 |
10 |
韩城市 |
0.70% |
10 |
10 |
11 |
宝鸡市 |
0.98% |
11 |
6 |
12 |
汉中市 |
1.52% |
12 |
11 |
13 |
安康市 |
4.87% |
13 |
12 |
(名词解释:CWQI--即城市水质指数,计算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中除水温、粪大肠菌群和总氮以外的21项指标。根据城市行政区域内河流和湖库的CWQI,取其加权均值即为该城市的CWQI。)
专家解读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分析,1-7月各级政府狠抓水污染防治,3月份以来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使水污染得到有效的防控,水质转好的趋势逐步显现。省环保厅对延安市的4条河流开展了专项调研,摸排污染底数,采取分类指导,使河流水质改善明显。
从陕西省气候中心获悉,陕西省整体6月24日进入前汛期多雨时段,较常年(6月30日)早6天。整体来看,今年6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比较,陕北北部偏少2-6成,陕北南部、陕南东部偏多3成-2倍,关中大部、商洛偏多1-3成。自然补水量的加大,对污染物也有一定稀释作用。
以上综合因素使得陕西省水质平均水平好于往年同期,且逐步呈现稳中向好趋势,随着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整体水质还会逐渐出现进一步改观。(陕西省环保厅)
责任编辑:深度解读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