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人社部调研组来安康开展就业扶贫调研工作,在听取了紫阳县关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领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的专题汇报后,对近年来积极探索技能脱贫的“紫阳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紫阳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实践总结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彰显安康智慧的“紫阳经验”值得推广!
紫阳是劳动力资源和转移就业大县,也是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随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外部用工市场和本地新生代劳动力的双向选择,靠以前单一的转移就业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就业环境。每年需要转移出去的10万劳动大军,人往哪里去、路从何处来、钱又怎么挣、农民咋脱贫?已成为紫阳的重要思考。
积极创新探索、打造“紫阳模式”
紫阳在对以“郑远元修脚”为重点的修脚行业进行全面认真调查、仔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生代劳动力结构特点和市场用工需求,把修脚技能等项培训作为提高劳动力素质、解决就业、领引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主抓。
紫阳县政府把投入3000万元新建的职教中心作为国内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的修脚技能培训基地。将修脚足疗养生等五大技能免费培训写进“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全县民生工程,连续五年以县政府文件将培训任务分解下发到相关扶贫包联部门和乡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形成政府主导、人社主抓、行业主管、培训中心主办、政企结合、上下联合、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格局。
紫阳县人社局充分发挥免费技能培训的政府公益效应和郑远元修脚全国诚信品牌效应。将传统脚病防治及现代养生保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培训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政府推动+培训基地+龙头企业+脱贫群众”的工作机制,对学员实行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学费免日用品费、补助交通费、稳就业稳收入“三包两免一补两稳”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积极探索出“报名、培训、就业、维权”四位一体“保姆式”“一条龙”轮流滚动培训精准脱贫的创新“紫阳模式”。
劳动保障为紫阳修脚师上“三保险”,要求用工单位及时与就业学员签订劳动合同并定期跟综维权服务。成立了紫阳县修脚产业行业工会,会员由开始的1300名发展到现在的5000余人,使“紫阳修脚师”从此有了自己的“家”。开通了实时电子视频监控体系,随时打开紫阳修脚培训基地电子信息系统显示屏,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紫阳修脚师”工作、生活及权益保障等情况便可一目了然。
激发内生动力、呈现“三大亮点”
一人一技:远元集团“千城万店”滚动发展。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的郑远元,14岁外出摆地摊,凭手中一把修脚刀给顾客修脚治脚病,经过几年的打拼,从“马路医生”一举成为名振三秦、享誉全国的80后修脚创业第一刀、“全国诚信企业家”。2016年2月2日,远元修脚集团在紫阳启动了“千城万店”,企业现已发展到5000家修脚店、4万员工,年营业收入达30亿元,企业员工及效益成倍增长、企业规模滚动发展。郑远元因此成为全国修脚行业的业界精英和紫阳劳动力修脚创业带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领头雁。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一村一业:“六子齐动”传出“铁佛佳话”。郑远元所在的紫阳高桥铁佛村常年在外从事修脚行业的达1300人,分别占全村外出就业人员1500人和总劳动力1700人的90%和80%。全村928户村民有一半的村民买了小汽车,有200多户分别在高桥、紫阳和安康购买新房。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0元,接近全国农民纯收入13432元的2倍。村里存款在100万元以上的“小老板”就有200多户。一把小刀子、挣回大票子、找个好妻子、开着新车子、住上洋房子、过上红红火火的小日子。“六子齐动”成为秦巴山区广为流传的“铁佛佳话”及远近闻名、令人羡慕的国内修脚致富第一村。
一县一品:“紫阳修脚”创造出振奋人心的财富奇迹。从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紫阳整合各类资源、累计投入3500万元,共举办修脚足疗等技能培训300多期,结业学员2.89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超过70%,月平均工资稳定在4000元左右,年薪50至100万元的上千人。从事修脚产业的脱贫1万人,超过该县年脱贫人数1.5万人的60%。紫阳在外开修脚店已达5000余家,修脚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年创经济收入15亿,是该县财政总收入3亿元的5倍。“紫阳修脚师”身怀“脚”技不但是顾客喜欢的“香饽饽”,而且已成为该县引领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脱贫的当家产业和创业经济、农村经济、县域经济的一大亮点!
“紫阳修脚师”誉满全中国
陕西周至县学员孙记虎三兄妹以及安徽、四川、云南、重庆、山东济南等30多个省市的外地学员慕名到紫阳要求学习修脚技能。目前,在县人社局、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还有300余名贫困劳动力踊跃报名、排着“长龙”要求参加培训,培训班由以前的半个月开一班到现在的每月开8个班,班班爆满,每班都出现兄弟同班、夫妻同桌、姐妹同学的可喜场面。
2016年7月28日、2017年4月8日和12月9日,分别在紫阳及安康召开的市、省“技能脱贫”、“扶志扶智”现场(研讨)会上,紫阳县分别详细介绍了技能脱贫的“紫阳经验”并作为安康特色亮点在陕西全省推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陕西省副省长冯力军及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杨三省等领导、专家、学者及内蒙古、四川渠县等40个省内外县市单位先后带领调研、考察组到紫阳调研技能脱贫攻坚工作、观摩学习技能培训。《人民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陕西日报》、“秦风热线”、“今日点击”等20家中省市主流媒体纷纷聚焦“紫阳修脚”、进行深度系列报道。其修脚技能脱贫的“紫阳模式”分别在陕西扶风、山西运城等省内外10多个县市相继落户。以修脚为重点的技能脱贫“紫阳经验”正领跑安康、带动三秦、影响全国,成为新时代技能脱贫的一面旗帜!
技能脱贫“紫阳经验”带来的启示
据调查,紫阳县2005年外出务工人员8万人左右,创收4亿元。12年后的2017年在外出创业人员8万人次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揽回20亿创业经济,是12年前的五倍;2017年紫阳农民人均纯收入9638元,比2005年1669元增加5.7倍。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3432元,比2005年农民纯收入3255元增加4.1倍。这与近几年悄然兴起的新兴产业“紫阳修脚”的带动引领作用密不可分!
一个洗脚盆将老百姓、政府、市场“容”为一体;一把修脚刀“破”解了职业培训招生、学员就业、企业用工、百姓脱贫致富四大难题。“紫阳经验”带来几点启示,作为国定贫困县和劳动力资源大县,如何变人口大县为人力资源大县?已成为紫阳县历届决策者的重要思考和工作“接力棒”。从上世纪末的紫阳县委一号文件《关于加强劳务输出的决定》,告诉农民朋友:“要脱贫、走出门”,到近几年紫阳县政府《关于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决定》,向农民告知:“想致富、学技术”。实现了由“父母官”到“引路人”的根本转变。涉及农民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社主管部门是否从改善民生出发、担当有为、积极适应新常态,切实转变职能、主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各项服务。紫阳一把小小的修脚刀诠释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方针。不但引导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而且走上持续增收脱贫、快速致富的发展道路。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就业脱贫在行业脱贫乃至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及核心引领作用。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引导新生代劳动力与用工市场进行无缝对接、有效衔接,实现从体力型向技能型、从生产型向服务型、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的转变。紫阳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通过对贫困劳动力授之以渔,变输血为造血,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质量和含金量,真正达到百姓脱贫、企业发展、政府减负的三赢目标、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责任编辑:闫欣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