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渭南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倾力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首场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区域办主任王斌就渭南市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相关情况做了介绍,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李鹏阳、《渭南市区域合作协同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杨屹教授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王斌介绍说,《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渭南定位为“一圈一轴三带”空间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提出进一步提升重要节点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适度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对城市群发展的支撑作用。渭南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按照《规划》,渭南市属于这个区域里的次核心城市。过去,我们把渭南称为“陕西的东大门”,现在,渭南的定位就不是东大门了,进入了一个更加核心的位置,成为除了西安以外的一个次枢纽。”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是我市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有序继承和衔接,是我市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强烈愿望,是建设“三地一中心”,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努力实现追赶超越的既定目标,也是未来几年对渭南城市发展的科学定位和努力方向。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主要包括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5个市和杨凌示范区及商洛市部分县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主要县区,甘肃省天水市、平凉市部分县区和庆阳市区,总面积10.71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386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9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12%、2.79%和2.14%。
西融:加快推进西渭融合
2013年6月以来,渭南、西安先后签署了《加快西渭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建设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框架协议》,2017年2月富阎产业合作园正式诞生。目前,富阎产业园组织领导机构已经成立,协调领导机制日趋完善。《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富阎连接线等一体化基础设施工程建成投用,渭临、渭蓝合作不断推进,西渭融合发展态势良好。
下一步,渭南将围绕和服务于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西渭融合,不断深化渭蓝、 渭临经济协作,加快推进富阎一体化发展。相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能,加强同西安市的工作对接,富平县、临渭区、渭南高新区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承接西安外溢产业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积极打造西安-渭南经济共同体。
东联:促进渭南与黄河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自2014年3月以来,渭南市积极同黄河金三角区域兄弟城市加快区域合作,先后联手打造了无障碍旅游区‘一证游’,协调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功举办了4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渭南市将与山西运城、临汾,河南三门峡一同通过产业同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和次区域合作等工作,围绕服务大西安建设,积极探寻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深度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路径、举措。
内优:进一步优化市域空间格局
发展三个经济,让渭南成为全省第一批‘站在新经济风口,率先起飞’的城市。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板块格局调整为中心城区板块、富阎一体化板块、韩合协同发展板块、蒲白澄联动板块、大荔现代农业板块和大华山旅游六大板块格局。通过加快实施西韩城际、合铜高速、韩合、华山机场等项目,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做强枢纽经济;通过加快渭南经开区商贸物流园、卤阳湖航空物流港、海航渭南物流产业园等物流项目,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做大流动经济。通过建设渭南保税仓库和外贸加工园区,承办好黄河金三角投洽会、文博会、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等区域性经贸文化盛会,扩大对外开放,做优门户经济。
发展“三个经济”,提升、重塑城市品牌影响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产业转型升级、弥合发展差距、实现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变道超车、实现追赶超越。渭南正立足追赶超越定位,落实“五新”战略任务,紧抓《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机遇,西融东联,协同创新,全力建设并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发布会后,对王斌、李鹏阳、杨屹教授就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前景进行访谈。
责任编辑:聂茵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