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南京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2019年实现全覆盖

发布时间:2018-05-11 11:22:51 推广 来源:人民网

图为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一处分类垃圾投放点

在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后圩村,每天清晨或傍晚,村民们会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到村里的分类垃圾回收箱,换取积分,再通过积分换取相应的生活用品。

后圩村是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十颗珍珠”之一山贡里人家的所在地。走进后圩村,一排排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带你进入一个惬意的田园世界。如果说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后圩村乡村面貌上的改变,那么垃圾分类则是保障了后圩村“里子”的干净。

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处龙瑞介绍,南京市已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整体采取“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生态处理”的方式进行。其中,2018年开展垃圾分类行政村要达到50%。2019年,开展垃圾分类行政村达到100%,实现全覆盖。

自理自治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后圩实践

在后圩村,每家门口都贴了一块“垃圾分类之家”的标牌,上面显示了分类垃圾投运点距离和当月评星等信息。经过短短一个月左右的培养,垃圾分类已深入后圩村村民的心中,大家形成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的习惯。

“我们一开始来的时候,垃圾四处都是,现在干干净净。”后圩村垃圾分类运营企业志达环保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星甸街道办事处主任郭玉臣介绍,在后圩村,一共设置了三个分类垃圾回收点,村民们可分别在早上和晚上进行投放换取积分,通过积分再兑换相应商品。其中,收集上来的厨余垃圾由运营企业清运到村中配套建设的沤肥池中,经过厌氧发酵产生肥水,免费供应给村民灌溉田地。

后圩村还是重要的水产品养殖基地,拥有近万亩的养殖水面。借助这一优势,村民可将自产的农渔副产品向运营企业售卖换取兑换积分,企业再将收购的农副产品作为积分兑换奖品,在南京市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进行积分兑换,形成了独辟蹊径的积分兑换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后圩村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均有当地村民深度参与。“我们推行的是自治模式。”郭玉臣表示,农村是熟人社会,自治模式容易开展且更具实效。他说,通过运营公司对这些村民进行深度培养指导,达到第一年分类设施建设、第二年培养村民习惯、第三年运营公司退出,最终实现垃圾分类村民自治。

农村垃圾分类全面铺开 2019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龙瑞表示,和市区垃圾分类容易推广不同,农村垃圾分类仍旧难点较多。“比如收运体系的建设、处理路径的选择,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探索。”

他说,其中最难的在于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垃圾分类与传统的农村生活习惯是一个逆向过程,需要外力的推动。”人民网了解到,和城市垃圾分类推进一样,目前南京大多采用积分换商品的模式来改变居民投放垃圾的习惯。

虽然推广的难点较多,但南京正在一点点进行探索解决。浦口区城管局副局长王兆林表示,2018年,浦口区将在星甸街道、汤泉街道、永宁街道全域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在江浦街道、桥林街道完成50%行政村的覆盖任务。

不仅是浦口,农村垃圾分类在南京全市正加速推进,部分乡村已开花结果。江宁区谷里街道新建了生活垃圾分类分拣站和餐厨垃圾处理站,村庄推行“两次四分法”。江宁区淳化街道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回收和积分兑换活动进村。六合区程桥街道探索厨余垃圾“三个一点”模式,即通过饲养牲畜、入沼气池转化为清洁能源消化一点,向封闭式垃圾桶投放一点,对于行动不便、留守弱势群体上门回收一点。高淳区作为国家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区)之一,全区共有城乡生活垃圾转运站22座,村庄按人口3.5‰标准配备保洁员1354人。

据了解,为更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开展,南京市还计划组织宣讲团,进村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和宣讲活动。(王石磊)

责任编辑:聂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