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交筑·超级工程”媒体聚焦狮子洋通道

发布时间:2025-10-13 16:48: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日报等媒体记者走进狮子洋通道项目,实地探访项目建设现场。

狮子洋通道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是该区域重要的战略性复合通道。项目全长约35公里,其中过江段采用双层桥梁,长约15.35公里。控制性工程狮子洋大桥采用主跨2180米的双层钢桁梁悬索桥的方案“一跨过江”,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车道数量、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5项世界第一,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在狮子洋通道主桥西锚碇的施工现场,仍是一派繁忙景象,百余名建设者顶着高温天气绑扎钢筋、焊接支架,直径130米的圆形锚碇内,四台塔吊同时作业,500吨大型履带吊正在有条不紊地吊装锚杆。在观摩平台前,中交二公局狮子洋通道T7合同段项目总工程师张小龙为前来参观的媒体记者们详细介绍了西锚碇的建设情况和技术创新亮点。

据介绍,中交二公局承建的狮子洋通道主桥西锚碇为重力式锚碇,锚碇基础采用外径130米、壁厚1.5米的圆形地连墙加环形钢筋混凝土内衬支护结构,基础深度36米,混凝土总量56万方,重约140万吨,相当于17艘航空母舰的质量总和,为世界最大的桥梁锚碇。

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了一系列数智化建造技术,助力打造百年品质工程。在西锚碇建设初期,超大锚碇深基坑开挖面临极大的安全问题,项目创新研发了超大锚碇数字化建造技术,在锚碇内部设置1500余个监测点,通过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实时安全监测难题,同时还可以对开挖过程中锚碇基坑结构性态变化进行预测,为锚碇施工提供智能安全预警,极大缩短了安全预警时间。

 在锚碇填芯施工过程中,项目单次浇筑混凝土就达5000多方,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项目研发了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技术,在浇筑前,项目积极优化配合比,采用双掺技术,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在浇筑后,项目通过智能温控系统,保证混凝土冷却质量。通过在混凝土中埋入冷却水管,布设温度监控元件,智能温控系统会根据温度监控元件反馈的数据,自动调节冷却水的流量、温度,使混凝土内部问题、内外温差等参数与通水实时联动,从而精准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温度峰值,进行智能降温,实现系统闭环控制。在项目智能温控系统的精细控制下,西锚碇填芯混凝土实现了零裂纹,控裂精细度相当高,为打造狮子洋大桥百年品质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项目西锚碇正在进行顶板施工和锚固系统安装,沙仔沥水道桥正在搭设盖梁支架,小虎岛高架二号桥下部结构和预制梁架设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桥面附属工程施工。(张东)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