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西安市召开“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市数据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及数字西安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西安市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多项举措与阶段性成果,展现出西安在“科创+产创”融合路径上的积极探索与实效。
数据赋能产业升级,构建“三硬三软一中心”发展蓝图
西安市数据局副局长郭锐表示,西安以“数字政府建设牵引数字经济发展”为主线,通过开放场景、应用牵引等方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围绕“三硬三软一中心”的发展布局,西安加快推进软硬一体技术适配中心建设,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
西安市陆续发布多批次场景机会清单,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攻关。同时,“丝路数港”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上架1300余个数据产品,吸引超过260家企业入驻。适配中心覆盖鸿蒙、开源芯片、工业软件等重点方向,补齐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关键环节。
在智慧交通、XR、数字内容等领域,西安打造了一批深度融合示范项目,并通过“四链融合”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系统支撑。
智慧交通实现信号灯100%智能调控,绿波带达540公里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宋伟刚介绍,面对机动车保有量超600万辆的城市交通压力,西安交警依托科技赋能,构建情指行一体化指挥体系,实现信号灯全智能调控,建成540公里绿波带,智慧交通管理水平跻身全国前列。
2024年以来,西安交通健康指数明显提升,高峰拥堵指数持续下降,交通改善幅度领先全国。西安还率先推进开源鸿蒙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联合8家企业开展设备鸿蒙化适配,力争2至3年内打造全国领先的鸿蒙智慧交通样板。
“丝路数港”打造西部数据流通枢纽,推动数商生态培育
数字西安集团董事长傅强表示,西安正加快建设“丝路数港”西部数据流通枢纽,为国家探索数据要素市场路径提供支撑。目前,“丝路数港”运营平台已试运行,为数据接入、登记、交易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西安积极培育数商生态,已汇聚250余家市场主体,上架1300多个数据产品,并在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典型应用。通过多项举措,已推动超过3500家传统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向高附加值“数商”转型。
西安通过多层次、多路径的融合发展机制,正持续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助力产业升级与城市治理现代化。(文/秦安 图片提供/雷伟东)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