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

宝鸡凤翔长青镇石头坡村:特色产业领航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24 15:35: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9月23日,“与凤同翔·乡村振兴”主题媒体采访活动在宝鸡凤翔区启动,多家市级以上媒体齐聚于此,深度挖掘2025年以来当地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与亮眼成果。采访团队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等核心议题,以多视角观察、全方位报道,生动展现凤翔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担当与作为,为区域发展凝聚更强动能。

在此次集中采访中,凤翔区长青镇石头坡村的产业振兴路径格外吸睛。该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锚定“产业兴村、富民强村”核心目标,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长青大葱育苗、大田种植为产业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兼具地域特色与发展实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产业为基:党建领航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石头坡村深谙其道。村里不仅制定《石头坡村乡村振兴五年规划》,还修订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办法》,为产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8名村干部、56名党员主动与致富能手结对,手把手帮带85户群众投身产业发展,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强大合力。

此外,以村书记项目为牵引,石头坡村流转土地800余亩,全力打造“长青大葱”核心产业。如今,村庄已构建起大葱种植、育苗、种子丸粒、机械经营、光伏发电“五业并进”的产业格局。青镇石头坡村党支部书记潘勤珠讲道,村内不但建成了“宝鸡市凤翔区长青大葱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还购置农机120余台件并组建专业农机服务队,既解决51名村民就近就业问题,更为大葱产业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筑牢根基。与此同时,光伏发电项目落地见效,设置的12个光伏公益岗位,让困难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2024-2025年度,石头坡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800余万元,村民在合作社务工收入累计131万元,分红32万元。党建引领下,一条“产业增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产业链加速成型,真正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人才赋能:“土专家+外智囊”点燃乡村发展新活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引擎。石头坡村依托产业优势,一边“向内挖潜”培育本土人才,一边“向外引智”汇聚外部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重点发掘“土专家”“田秀才”,并培养大葱种植能手68人,吸引21名退伍军人、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培育10名高级新型职业农民,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劳动力从“体力型”向“技能型”“经营型”转变。”潘勤珠介绍,在外部智力引进上,村庄创新搭建“人才联盟”,聘请6名高校、科研企业专家开展“传帮带”,精准破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堵点。截至目前,已成功引进大葱新品种6个、推广种植新技术5项,开展技能培训3次覆盖260人次,科技赋能让“长青大葱”品质与产量双提升。

实干担当:全链发力冲刺集体经济新目标

2025年,石头坡村紧跟凤翔区委区政府高质量发展部署,以“做优做响‘长青大葱’品牌”为核心,持续深化产业布局。村里深耕“优质葱苗+机械耕作+科技指导”托管式服务,计划将一茬育苗规模扩大至20万盘,大葱种植面积拓展到5000亩;同时探索大葱深加工,培育农村电商经营主体,打通“线上+线下”销售矩阵,全力擦亮“长青大葱”金字招牌,向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破千万元的目标稳步迈进。

石头坡村的蝶变,是长青镇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2025年,长青镇紧扣“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要求,按照“1233”工作思路推进乡村全面发展:产业上紧扣区委“4+1”特色产业布局,围绕“一中心三示范”探索“党建+人才联盟+金融”模式,助力“长青大葱”提质升级;集体经济发展上,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镇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0万元,2024年村级分红达135万元;环境整治上,以“庭前小园”建设为抓手,利用闲置土地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1200处,同步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实现村容村貌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转变。

如今的石头坡村,产业兴旺、人才集聚、村容整洁、村民富裕,正以昂扬姿态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这个村庄将继续以特色产业为引领,带动村民绘就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李海妮)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