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西安长安区法院:新老法官“传帮带” 六年心结一朝解

发布时间:2025-09-24 14:32: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司法工作不能按部就班,需要全身心投入,如我在诉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渗透在每一起经手的案件中。近年来咱庭上来了不少年轻人,大家一定要多交流,勤学习,才能让全庭的工作整体稳步提升。”在西安长安区引镇人民法庭的庭务会上,庭长王爱茹这样对年轻干警说道。近日,她协助杜晓艳法官审理的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正是她扎根基层法院工作三十年来,以丰富的经验帮助青年干警快速成长的生动注脚。

原告:我们提供了物业服务,你不交物业费你还有理了?

被告:“你们就弄那两个老头收收垃圾、看看门,那叫提供物业服务?你也不看看人家其他物业是怎么提供服务的?我们6年多不交物业费就是我们认为我们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所以才这么多人都不交。你们没有好好反思,还起诉我们业主,都不知道你们咋想的!”

因案涉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缺乏维修,物业公司服务存在瑕疵,小区卫生、环境亦不能让业主们满意,部分业主集体抗议不缴纳物业费,从而导致物业公司缺乏维修资金,收缴不上物业费又导致物业服务质量进一步下降,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由于矛盾积怨已经长达6年之久,庭审中,双方剑拔弩张,吵的不可开交。在征求了双方的意见均不同意调解后,主审法官杜晓艳在法定时限内做出了判决。

“杜法官,你判了就判了,但是不代表我服气!”离开法庭时,被告老董生气地撂下一句话,愤愤的夺门而出。

“庭审中我征求了双方的意见,他们都不同意调解我才判的啊!这案子看着是结了,但是事没了。唉......”望着被告气呼呼的背影,杜晓艳法官站在法庭门口叹了口气。

“晓艳,别灰心。”跟着出来的庭长王爱茹拍了拍她的肩膀,“小小的物业合同纠纷关乎着大民生。这个小区是个老旧小区,业主较多,一个案件处置的好坏,可能影响着后续一系列案件的结果,所以咱处理这样类型的案件一定要慎之又慎。庭审中不接受调解很正常,因为都在气头上。要不,咱换个环境试试?

在综合了对该小区实地调查的结果及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后,考虑到双方的情绪对立严重,王爱茹法官决心和杜晓艳法官一同在下班后再对双方开展一次调解。

“老董,我是咱引镇法庭的庭长王爱茹。那天我看你离开法庭时脸色有点白,这会儿身体咋样了?你们当天在庭上都比较激动,可能说的话也都是气话。现在案件已经进入执行阶段,要不咱换个时间、换个地点,等会儿下班后我再给你们双方做个调解,你有时间没?”

“那天开庭确实让人生气得很。但是回来我想了想,要是对方也同意调解那我们也行。这几天我身体不太好,要是调解,让我女儿去吧,她能全权代表我的意思。”

 

为了双方当事人方便,王爱茹法官和杜晓艳法官将调解地点定在了长安区韦曲街道的路边。经过两名法官分别与双方的耐心劝导和详细的释法明理,原告物业公司认识到了自身在提供物业服务上的不足,承诺今后将提升服务意识和水平,也同意为被告减免了部分物业费。

在感受到了对方的诚意后,被告的女儿也电话征求了父亲的意见,同意缴纳相关的物业费用。伴着悄然而来的夜色,这场在原、被告双方之间长达六年的“心结”解开了。

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处理得当,后期牵涉该小区的多个物业合同纠纷,也都以该案的结果为基础,在法官的主持下逐一平稳地调解解决。

“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是王爱茹法官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咱在法庭工作,身处直面群众的第一线,就决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坐在法庭上,要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探出路子,练就铁脚板,锤炼真本领,对于有实际困难和对司法程序有畏难情绪的当事人,不妨亲自去他们家里一趟,亲眼看看、实地感受一下,最后再试一试,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长安区法院)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