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杨凌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12 16:54:4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杨凌示范区积极响应中国—中亚峰会倡议,依托高能级开放平台,深化与中亚各国家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产业示范及贸易等多领域务实合作,成效显著,成为服务国家农业对外开放战略、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中国与中亚五国地理位置接近,农业资源禀赋差异不大,开展农业合作具有巨大的互补性和经济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两届中国—中亚峰会上都对深化双方农业领域合作发出重要倡议,强调要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杨凌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持续深化与中亚国家农业科技、人才、产业、贸易等领域合作交流,取得了一系列务实成效,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

2024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在杨凌召开。

深化农业交流合作,在国际社会持续发出“中国声音”

成功承办首届中国—中亚农业部长会议,积极争取作为会议常设会址。与中亚机制秘书处建立不定期对接机制,“中国—中亚农业创新合作示范区”构想得到秘书处和相关国家积极响应,有望年内挂牌落地。先后举办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等交流活动50多场次,中亚各国农业领域相关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深度参与,搭建了丰富的双多边交流合作机制。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托罗巴耶夫等200多名中亚国家各级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访杨凌,洽谈交流合作事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等高校共建中国—中亚旱区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围绕联合研发、应用示范、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向中亚国家积极输出“中国智慧”

通过面向中亚国家实施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开展留学生培养和设立海外分校等方式,构建了集短期培训、留学教育和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国际农业人才教育培养格局。积极争取商务部支持,实施各类农业援外培训项目124期,累计为中亚国家培养农业技术管理人才600余名,远程技术讲座累计4.8万人次在线学习。建立培训后续联络和产业项目对接机制,组织企业对接交流活动50余场次,推动我省保水剂、动物疫苗等产品远销中亚市场。依托区内高校为中亚国家培养农业硕博士留学生200余名,职教留学生200余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塔什干分校建设纳入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访华框架成果,目前已建成投用,成为我国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的首家大学分校。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联合乌兹别克斯坦古利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共建现代农业学院,招收职教学生100名。中乌现代园艺“秦岭工坊”启动建设,落实国家“职教出海”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上合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园仪式。

深入开展科技示范,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持续加强与中亚国家科技合作,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畜牧养殖、作物育种、生态治理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实施省部级以上科技重大项目30多项。在中亚国家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8个,完成小麦、玉米、大豆等13大类100多个优良品种的品比试验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在哈萨克斯坦小麦示范园开展的品种对比试验中,中方品种表现优异,较当地品种最高可增产60%;中方畜牧技术在北哈州试验示范,使当地母牛产崽率从55%提升到65%以上,产奶量从年产4500公斤提高到年产5600公斤。吉尔吉斯斯坦果木良繁技术示范园6万株矮砧苹果种苗顺利定植,中吉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成,为楚河州大面积品种技术推广及现场培训奠定了基础。联合乌兹别克斯坦高校成立农作物研究中心,建成智慧灌溉联合实验室,在节水农业示范园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使当地棉花产量提高50%,节水量达50%,投资减少40%。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农业高科技工业区项目”被纳入乌方《进一步发展农业领域国际合作及引入先进创新技术的措施总统令》。

拓展国际贸易渠道,给区域经济繁荣注入“中国力量”

依托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以市场化手段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中国农产品销往中亚的中转仓,打通农产品贸易中转渠道。在塔什干、阿拉木图先后建设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连续两年举办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境外展,对外贸易已拓展农机、农资等多个品类,成功打开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市场,初步形成区域性分销网络。利用中欧班列“长安号”,将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富平柿饼、泾渭茯茶等30余种陕西特色优质农产品远销中亚国家。借助在中亚国家建设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带动农机装备、节水灌溉装备、环保农资等拓展中亚市场。西安爱菊粮油集团公司借助上合农业基地与哈萨克斯坦开展了“订单式”农业,每年向国内运回粮油10万吨。上合组织国家农产品电商平台正式开通,我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跨境贸易路径不断拓宽,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促进杨凌示范区对外贸易逐年实现较快增长。近三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25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7.75亿元,与中亚国家贸易占到70%以上。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认真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加快推动“中国—中亚农业创新合作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与中亚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效,扩大科技示范效应,密切农业产能合作和贸易往来,积极助力我国农业领域向西开放。(供稿︱中共杨凌示范区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