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创新构建“医校企+医共体+医联体”融合模式,通过人才共育、资源下沉、技术提质,推动优质医疗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得好病”。
实施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是满足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能看上病、看好病的惠民工程、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近年来,丹凤县探索医疗“组团式”帮扶医校企、医联体、医共体“一体化”融合发展模式,深化拓展医院管理、人才引育、技术引进和能力提升、学科建设等领域工作,有力推动了丹凤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丹凤县组织大型义诊。
“医校企”深度融合促互利共赢
丹凤县为解决全县医疗专业和心理健康教师匮乏、医企供需对接不充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紧密等实际问题,医疗“组团式”帮扶团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医校联合、医企联建、校企联动方式,创新搭建“医校企”协作平台,实现了人才共育、产业发展、产教融合。
医校联合,促资源共享。丹凤县医院先后与丹凤中学、县职教中心签订了“医教融合,点亮未来”项目协议,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师生身心健康发展。丹凤县医院医疗帮扶团队还义务为县职教中心160名护理专业学生,开展基础护理实训、内外科护理、儿科护理、急诊护理、中医护理、药物基础与应用等专业授课300余节。
丹凤县医院专家在基层授课。
医企联建,促产业发展。帮扶团队在充分调研协商的基础上,县医院与新雨丹公司通过“医企联建”合作模式,有效破解医企供需对接不畅难题。县医院委托新雨丹中药材生物有限公司代煎中药汤剂10000付/年,依托省级采购平台采购新雨丹中药材生物有限公司中药饮片50余种,目前累计采购金额近200万元;与新雨丹共建中医馆1个,签订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材深加工协议,为促进全县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充分赋能。
校企联动,促产教融合。面对丹凤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问题,学校通过与新雨丹公司共建就业创业实践教学基地、举办专家讲座和现场教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县职教中心学生的就业技能。同时,县职教中心还与鑫圣源、永顺汽贸等本土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常态化开展“教学诊断改进”“教学常规管理”结对研修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医共体”整合资源促惠民利民
丹凤县在南京市“组团式”帮扶团队的帮助下,积极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将本院骨干专业技术人员下派医共体乡镇卫生院,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有效提升镇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促使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逐步“落地生根”,缓解基层群众看病就医之难。
远程会诊,实现“线上”问医。县医院与12个镇卫生院联合,通过整合全县医疗资源,推动形成特色鲜明、专业互补、错位发展、资源下沉、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作为医共体分院,乡镇医院在给患者进行影像、心电图等检查后,通过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平台及时上传。医共体总院医生及时查看,迅速给出诊断意见,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
丹凤县医院“组团式”帮扶“师带徒”签约仪式。
资源流动,提升“线下”诊疗。为促进优质医疗人才下沉到基层一线服务群众,丹凤县医院制定了《对全县乡镇卫生院优质资源下沉实施方案》,由县医院派驻医护人员,到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坐诊、业务培训,提高镇村医生诊疗服务水平。县医院利用服务优势、技术优势、综合优势,落实26名医务人员下沉驻点帮扶,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镇(街道)卫生院首诊能力逐步提升。
医防融合,推进“健康”延伸。充分发挥县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优势,组建由全科医生、护士、公卫人员、乡村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帮扶专家参与下,分别深入12个镇(办)及村(社区)开展县域内巡诊40余次,义诊群众8000余人,加快全县卫生健康工作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医联体”补短强弱促发展提质
为更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丹凤县在医疗“组团式”帮扶专家的助力下,通过联合陕西省人民医院、唐都医院等省内多家三级医院,采取人员下沉、远程医疗、同质化管理等方式,全面提高本土医护队伍技术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实落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更可及,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名医送下来,让“大病”不出县。与省人民医院等省内6家三甲医院结成医联体以来,省内三甲医院除直接派驻专家进行帮扶外,还分批次组织专家团队来丹凤开展义诊、教学查房、手术示教和主题学术活动。已经先后组织专家152人次到丹凤开展支援帮扶活动,义诊人数达到1516人次,其中不乏大量大病、重病和难病患者。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建立绿色通道等方式,主动融、深度融,有针对、有方向地提升相关科室业务技术能力,让丹凤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会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南京市“组团式”帮扶专家在丹凤县进行交流座谈。
人才育起来,使“短板”长起来。丹凤县医院共派出骨科、神经内科等15个科室的21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西京医院、唐都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医院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诊疗技术和综合能力。通过“师带徒”、外派进修等方式培育骨干人才45名,着力建强县医院本土医疗人才队伍体系,持续加强学术交流,全力提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管理提上来,促“服务”好起来。医联体帮扶医院通过深入调研丹凤县医院的运行现状,拟定了“县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五大中心建设”“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重点专科建设”等四个方面帮扶方案,帮带丹凤县医院发展模式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重病房轻门诊”向“门诊与病房并重”转型,经过帮带县医院临床科室由25个增加到35个,联合开展新技术新业务82项,其中21项填补县域空白,创建临床重点专科4个,“五个中心”规范达标,帮带县医院门急诊量、住院人次、总收入、医疗收入、手术量五项指标上升,转诊率下降7%。
从医校企协作到医共体惠民,再到医联体强技,丹凤县以“组团式”帮扶打通医疗资源流动脉络,是“大病不出县、小病就近治”健康愿景的生动实践,为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供稿︱中共丹凤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