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商洛市商州区:扮靓生态“好颜值”,转化赛事经济“好价值”

发布时间:2025-09-12 15:20: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商洛市商州区巧借生态资源优势,深挖“体育+”潜力,全力推动赛事经济蓬勃发展。连续两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被陕西省体育局首批命名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区”。

 

体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商洛市商州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资源,按照“体育赛事搭台、宣传康养之都、展示城市形象、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目标导向,坚持以赛引流、以赛聚人、以赛促旅、以赛招商,着力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争当排头兵,做深做实“体育+”文章,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推动赛事经济发展,努力将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转换为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2025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在商洛市商州区举办。

聚焦顶层设计,建立赛事经济“四梁八柱”

政府支持引导是发展赛事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体育赛事经济效益的重要支点。商洛市商州区印发《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体育康养产业规划》《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动员有力、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每年拨付200万元用于全民健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赛事活动举办等,投入8000多万元修建群众运动公园,助推赛事经济发展。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赛事经济发展,成立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教体、发改、宣传、财政、文旅、商务、农业农村、招商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局工作,坚持定期调度,定期召开专班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全力保障赛事经济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深入开展。

狠抓配套建设,提升硬件支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主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布局新建东龙山运动公园、南秦水生态公园、丹江公园、商州群众运动公园四个集运动健身和文娱休憩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在公园中合理安排建设多功能运动场、小型排球场等健身设施。扎实推进“两拆一提升”,最大限度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持续抓好30多处“口袋体育公园”建设,提升改造体育健身广场18处,全区现有足球场地80块,篮球场地399块,排球(气排球)场地200块,乒乓球场地458块,羽毛球场地254块。整合20多所学校体育设施资源,为各级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比赛提供场地。

完善场馆设施,扩大服务供给。建成商州区体育馆、商州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商州体育场、蟒岭绿道自行车骑行道等健身场所,中国排球训练基地、商州排球公园加快建设,目前,全区共有体育场地1741个,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2.61平方米,承办体育赛事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聚焦队伍建设,打造赛事经济发展“动力引擎”

队伍建设是体育赛事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也是提升赛事经济综合效益的关键引擎。商洛市商州区通过狠抓人才队伍培育、全面规范志愿者服务、加强后备力量储备三大举措,构建起多层次、专业化的体育人才体系。

狠抓人才队伍培育。整合区内排球人才资源,成立商洛市首家县(区)级排球运动协会,组建各级各类业余排球队310余支,累计培养气排球群众运动员3000余人,全区排球队伍力量持续壮大。全区注册体育协会20个,包括乒乓球协会、骑迹单车协会、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武术协会、轮滑协会等。累计开展篮球、乒乓球、排球等体育项目培训1000余人次。全区现有各类裁判员300余名,先后服务保障国省体育比赛30多场。

全面规范志愿者队伍。经过多次大赛的锤炼,形成了由团委主导、大学生参与、社会补充的500名志愿者服务团队,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志愿者注册、培训、日常管理、评估运行机制,保证了志愿者服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先后为30余场次体育赛事提供全程化、优质化、高效化服务,得到各界好评。

加强后备力量储备。扎实推动“体教融合”,加大排球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建设力度,全区15所中心小学、城区小学和30多所初中(九年制)学校实施特色体育教育模式,涵盖了武术、田径、乒乓球、篮球、足球、排球等多种项目。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建立小学、初中、高中相互衔接“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青训体系,夯实梯队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

聚焦赛事引领,搭好赛事经济发展“绚丽舞台”

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动力,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活动。商洛市商州区坚持“体育赛事搭台、文化旅游唱戏”,持续做好“体育+”文章,打造经典骑行、红色旅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推出免费游、打折游等优惠政策,有效促进康养旅游业发展。同时借力赛事,积极开展当地农特产品及文旅产品展销活动,有效拓展了土蜂蜜、黑木耳、绣球菌、蟹味菇、鹿茸菇、羊肚菌等本地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体、文、旅、商、农融合发展新格局,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赛事引进培育。依托“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城市品牌,奋力引进国际、国内高端赛事,先后举办、承办了十四运会排球女子U19组比赛、四国男篮挑战赛、商洛国际马拉松赛、2023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2024国际排联沙滩排球U19 世界锦标赛、2024-2025全国中学生排球区域联赛总决赛、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女排成年组资格赛、2025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商洛站)等30余项国省体育赛事。

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赛事。市、区层面倾斜人力、物力、财力,部门之间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镇(街道)积极支持、踊跃参与,先后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龙舟赛、气排球比赛、山水园林城市骑行、秦岭江山健身徒步活动、社区运动会、广场舞比赛等群众体育赛事40余次,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

塑造赛事品牌形象。利用民俗节庆、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迎双节 促消费”体育文化嘉年华,大力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充分调动市民关注度和参与度,实现人气提升与体育消费双倍增。多方位、多平台、多角度传播赛事好声音,以赛事为媒,带动运动员和群众通过抖音、朋友圈等平台宣传商州美景、特色美食,借力赛事吸引人气、吸引投资,激活城市、发展产业、扩大消费,以赛事活动擦亮“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城市品牌。

此外,商洛市商州区以“两拆一提升”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两岸三线四区”绿化提升、中心城区“两河七沟峪”水生态修复等工程,着力打造“一城山水满城绿、满城园林一城景”的城市生态环境,为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奠定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众多高质量赛事落地,促进赛事经济不断繁荣。

通过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坚实的队伍建设和丰富的赛事引领,商洛市商州区成功探索出一条依托优美生态、发展赛事经济、赋能城市发展的特色路径。其将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城市形象与活力,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更有效促进了体育与文旅、商贸、农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多产业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体育,正成为商州区一张闪亮的名片,让城市更美好。(供稿︱中共商洛市商州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