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陕西柞水法院:巡回审判进乡村 以案释法敲警钟

发布时间:2025-09-12 15:12: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一沓未燃尽的纸钱,一片被焚毁的森林,一场庄严的巡回审判。9月4日上午,柞水法院在柞水县红岩寺镇文化广场,公开审理了一起因祭祀引发森林火灾的失火罪案件。当地部分村民、乡镇干部及中小学师生共计百余人现场旁听,“零距离”接受了一堂深刻的法治与生态保护教育课。

2025年4月3日,被告人王某某在其婆婆坟前使用打火机焚烧火纸祭祀。由于天干物燥、风力较大,且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燃烧的纸钱被大风卷进枯草丛中,瞬间引发山火。后经林业部门鉴定:过火有林地面积17.8999公顷(折合268.5亩),已达到失火罪立案追诉标准。

“现在开庭!”上午11时0分,审判长敲响法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整个庭审严谨规范。公诉人当庭出示了书证、鉴定意见及现场看验笔录等证据,清晰还原了火灾起因、经过和结果。面对确凿的证据,被告人王某某对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我没想到烧个纸钱会闯这么大的祸……我一个农村妇女,都七十五六岁了,不知道把山烧了是犯法的,今天我受到教训了,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守法,请求法院对我宽大处理……”在最后陈述阶段,被告人哽咽发言,让在场的每一位旁听者都深受触动。

经合议庭评议,柞水法院当庭作出判决:被告人王某某犯失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宣告缓刑二年,同时判令被告人王某某通过劳务代偿或补植复绿方式履行生态环境损害义务。

庭审结束后,审判长张涛结合本案及相关案例开展现场普法,向学生和群众讲解失火毁林的法律后果与生态危害,特别阐释“劳务代偿”“补植复绿”的含义与作用,呼吁大家时刻绷紧野外用火的“安全弦”,以安全方式表达哀思,共同守护青山绿水。

这场设在失火地的巡回审判,以直观方式诠释了“谁破坏、谁负责”的生态修复法治原则,既为传统祭祀行为划出法律红线,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文明的种子,在群众心中扎下了文明祭祀、守护青山绿水之根,真正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社会效果,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倡导文明新风贡献了法治力量。(张涛  姚天晶)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