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四高”联动,聚合科技创新要素,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12 10:54: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安康市探索“四高”联动新机制,通过高能级建平台、高标准育主体、高效能夯基础、高水平聚人才,聚合科技创新要素。强化“三园联建”、实施“倍增计划”、做优“项目路演”、落实“攀登计划”,推动科技“变量”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

 

近年来,安康市坚持以聚合科技创新要素提升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探索高能级打造创新平台、高标准培育创新主体、高效能夯实创新基础、高水平引育创新人才“四高”联动机制,持续升级平台功能、增强带动效能、集聚发展势能,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逐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安康市开展科技活动周暨硒科普进园区活动。

强化“三园联建”,高能级打造创新平台

安康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要素,完善政策服务配套,以高能级平台建设激发创新“裂变”效应。

市外建飞地孵化园。在秦创原总窗口购地35亩,建设秦创原安康创新飞地孵化园和孵化器,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创新孵化平台,成功入驻科技型企业12家,在对接秦创原创新资源以及开展创新研发、孵化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

市区建安康科创园。以安康国家级高新区为主阵地,加快建设秦创原绿色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区,建立承接秦创原人才、成果、项目的主平台,并与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康学院大学科技园紧密协作,推动“政产学研金用服”有效聚集和高效利用。

县域建企业科技园。依托省级高新区、省级经开区、县域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建设县域承载、企业主导的专业特色孵化器,先后建成秦创原旬阳科创园、汉阴秦创小站、紫阳科创中心和平利科创孵化基地等创新孵化载体。比如,秦创原安康富硒产业高能级科创孵化器积极打造“一站式”科创孵化平台,采取以商招商方式签约入孵企业37家,37家企业成功孵化落地,恒口示范区承接转化陕西师范大学魔芋菌解低聚糖速溶饮料的制备方法等科技成果3项。

实施“倍增计划”,高标准培育创新主体

安康市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深化“落地、登高、升规、晋位、上市”五大工程,构建梯次型、全周期培育链条,推动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

呵护微成长。成立2.41亿元的安康循环产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和安康乡村科技振兴发展基金,强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合作,联建创新载体,共担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推动各类科技成果来安孵化、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小微企业“铺天盖地”。

引导小升高。筛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重点培育,给予技术创新、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支持,促小升高,以高带小。比如,陕西轩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合作,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研发团队,成立专家工作站,三年实现跨越增长,相继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瞪羚企业。

助力高壮大。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每年遴选50家重点科技型企业,落实50个市级部门“一对一”包联帮扶,确保政策快速传递、精准落地,帮助大企业“顶天立地”。截至2024年底,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潜在)企业数量分别达到906家、361家、44家,分别同比增长16.75%、54.27%、69.23%。今年以来,全市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208家,同比增长30.82%。

位于安康高新区的陕西轩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做优“项目路演”,高效能夯实创新基础

安康市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探索开展路演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推更多创新链“好技术”变成产业链“新应用”。

精准供需对接。聚焦企业发展技术瓶颈,按照“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示范企业”优先原则,核准核实企业技术需求并建立清单;借智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科技资源,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交需求清单,“一对一”征集科研成果,建立科技成果项目清单,根据“两张清单”组织校企精准对接。

常态开展活动。坚持“周周有对接、月月有路演、季季有主题、一链一专场、县区全覆盖”,实现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县区项目路演全覆盖。截至目前,开展路演活动30场次,解决企业技术需求90余项,促成校企合作72项,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19项,签约金额1314万元,5项成果成功转化并落地注册企业。比如,安康学院陈安利博士团队研发的“无残留速溶丝胶蛋白的制备与应用”成果,通过参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与陕西水木云旗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以技术入股形式共同开发新产品。

全程跟踪服务。坚持对接先行一步、服务靠前一步,聚焦路演供需两端,做实需求发布、技术匹配、对接谈判、项目落地等服务保障。以秦创原(安康)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线上平台和秦创原安康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为依托,创新“线上+线下”的跟踪服务机制,线上通过微信小程序平台发布路演企业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线下服务联盟做好入企跟踪服务,推动“需求+成果+产业”联动路演和“平台+联盟+市场”延伸服务。

落实“攀登计划”,高水平引育创新人才

安康市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柔性引才理念,切实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

明晰引育重点。实施创新人才攀登计划,明确科技创新人才、产业创新人才、人才引进3个类别及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团队、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等8个专项人才引育重点,分类出台支持保障措施,以人才聚助力科技兴促进产业强。

创新引育方式。支持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采取校聘企用等方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联引联育高精尖紧缺人才,实现人才与项目的精准匹配。比如,陕西欧西克电子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李纯纯团队达成“揭榜挂帅”项目合作,与陕西科技大学郭宏伟副教授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专家工作站,引用高层次人才10余名。

加速“三链”融合。建立每条市级重点产业链配备1个科技创新团队、每个链主企业配备1名科技副总、每个入链企业明确1名科技顾问的“三个一”科技赋能机制,加速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市共组建由“两院”院士或知名专家领衔的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团队8个,每个团队给予最高65万元经费补助;选派重点链主企业科技副总50名、明确入链企业科技顾问85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供稿︱安康市科学技术局)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