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探索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2 10:40: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2024年初,铜川市以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运行体制改革,搭建市县一体化运营框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增强担保实力,着力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领域融资难题。

 

2022年9月,铜川市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成为陕西省首个明确探索普惠金融助力经济转型路径的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

2024年,铜川以创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紧紧围绕全市“三大产业集群”做强成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系统集成,深化产品创新,加强风险防控,提升服务质效,以政府性融资担保市县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做大做强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升体系整体服务能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器”作用,更好地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经过近1年来的改革和实践,目前已基本构建起了统一规范、紧密高效、全域覆盖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走出了一条符合铜川实际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

铜川照金牧场。

一是财政主导。由铜川市财政局牵头,对4家区县担保公司进行清产核资,按照有效净资产作为对集团公司的出资份额的标准。区县财政部门(出资人)根据清产核资结果,按照货币资金(除在保业务保证金外)于2024年11月底前分三次完成全部出资。资本金由2.54亿元增加到3.83亿元。拟定出台了《组建集团化管理过渡期内区县分公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组建集团化管理过渡期内区县分公司业务办理暂行规定》等。  

二是组建集团。以原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主体,吸收合并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4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组建市担保集团,各区县设立分公司,实行人、财、物统筹配置。2024年1月,“铜川财创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2024年3月底,4家区县分公司完成转隶登记。

三是理顺股权。完成集团公司组建股权划转及股东变更,股东单位由原来4家变更为现在2家,将铜川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陕西铜川财鑫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原公司股权,统一划转至铜川市财政局持有。目前,铜川市财政局占股94.14%,陕西省信用再担保公司占股5.86%。

四是规范监管。市、区县两级财政部门负责,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本级融资担保机构进行财务监管,规范集团公司和分公司财务行为,维护国有金融资本权益。新成立的集团公司按照“稳存量、拓增量、提质量”运营模式,坚持审慎经营,加强风险源头控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五是全面融入。建立“国家担保基金—省再担保—市担保集团”三级担保体系,全面融入全省融资担保体系,构建起统一规范、紧密高效、全域覆盖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实行与银行2:2:4:2的风险分担模式和传统业务4:3:2:1的风险分担模式,极大提高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服务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夯实体系安全发展风险防线。

六是完善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拟定出台《关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方案》,依法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经理层,股东由市财政局、4个区县财政局和省再担保公司组成,区县股东权利委托市财政局代为行使。

通过一体化改革,铜川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本规模进一步壮大,担保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5年截至6月底,为域内各类中小微企业、“三农”及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业务458笔,金额48648.15万元。其中,支小支农业务规模45648.15万元,占比93.8%;单户500万元以下业务占比 82.5%;新增比例再担保业务规模46845.15万元,同比增长28.9%;银担分险业务占比99.3%;担保放大倍数2.75倍;合作业务代偿率1.37%。在保融资担保业务2223笔,在保余额111434.397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4%。帮助2400余人/次实现稳岗就业,被担保企业上缴税金269.39万元。全年减免创业主体、“三农”领域担保费共计208.88万元。

(供稿︱铜川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