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留坝县创新实践以强村公司为载体,推动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通过多元经营、联农带农等机制,实现集体增收与农民致富,为乡村振兴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的新路径。
留坝县依托村集体经济创新组建强村富民公司,通过建制度、强运营、拓业务、促增收、优保障,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由政策支撑向市场运营转变,探索出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新路径。2024年75个村(社区)集体实现经营性收入2060万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4元、增长7.9%,均列全市第一方阵。
小留坝村强村富民公司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民宿经济。
规范组建程序,打牢市场化运行基础
清产核资摸实家底。组建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聘请三方专业会计机构,突出资产清查、合同清理、债权清收、债务清偿四项重点,梳理形成村级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两本台账,厘清各类资源资产产权归属,清查集体扶贫资产2.4亿元,全部交由所在村股份社,纳入股份社陕农经平台监管。
明确流程组建公司。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原则,制定《强村富民公司设立登记工作指南(试行)》,明确公司设立流程,75个村(社区)采取单村独资、联村共建的方式成立57家强村富民公司,将优质资源资产折价折股量化投至强村富民公司代持运营。
建章立制科学决策。选取8个村委作为试点,完善强村公司管理架构、重大决策、财务管理、利润分配等内部管控机制,人员聘用采取内选外聘方式,公司管理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编制经营计划和项目投资、利润分配、弥补亏损“一计三方案”,以公司规范运营、科学决策保障集体、公司和农民合法权益。
理清权责明确分工。制定《留坝县规范村级强村富民公司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村委会负责村级事务和公共服务,村股份社负责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和监督参与强村公司经营决策,强村公司负责市场运营提升集体资产收益,形成村党组织领导下村委会“治理核心”、村股份社“组织载体”、强村公司“执行主体”的发展体系,实现自治保障发展、经营激活资源、市场创造效益的良性循环。
武关驿镇景家坝食用菌基地。
创新运营模式,构建市场化运行体系
创新“县两山集团整合+镇两山公司指导+村强村公司实施”运营体系,县级两山集团统筹全县资源资产开展经营,鼓励强村公司通过入股、委托、合作等方式参与集团项目,镇级两山公司整合各村土地、人力、市场等要素,引领强村公司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势互补。村级强村公司专注项目落地与运营,探索多元经营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强村惠民。在此基础上,探索实施四种运营方式。一是整村运营。各村聚焦文化旅游和绿色食药两条产业链条,梳理整合本村各类资源资产,自主独立参与投资、建设或经营,推动强村公司收益最大化。二是多村抱团。采用“大带小、强带弱”模式,各村通过产业联营、项目联建等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全域配置、市场统一开拓。三是跨镇合作。创新“跨镇合作+村企联动”方式,江口镇4家强村公司联合注资60万元,与留坝县易品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乌天麻联村种植项目,预计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12万元以上。四是村企共建。探索“国有资本+社会资本+集体三资”多元合作模式,推动强村公司参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断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和综合盈利能力。
探索多元经营,提升市场化运行能力
一是自主经营。强村公司盘活闲置农房、基地等资产,独立开展民宿、研学、特色种养殖、产品深加工等经营活动,促进集体增收。二是股份分红。采取土地、林地、资金等入股的形式,通过项目合作、联合经营等,按比例获得分红收益。三是资产租赁。全面梳理产业基地、文旅项目等闲置低效资产,将使用权、经营权租赁给专业企业或能人个户经营,进一步盘活资产、提升效益。四是投资合作。坚持投早、投小、投好,通过资金投入,加强与有实力、有前景的企业合作,参与生产经营,形成资产深度联结、收益紧密捆绑的利益共同体。五是订单生产。各强村公司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加强市场分析研判,主动对接市场主体,根据订单实际情况,组织群众种植生产,实现以销代产、以产保销。六是工程承揽。采用“强村公司+专业施工队+闲置劳动力”模式组建16支施工队伍,依法承接农田水利设施、河道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个,带动村集体增收近150万元。七是社会服务。根据所在区域企业主体、群众需求,强村公司因地制宜拓展承接环境维护、道路管护、婚丧服务等领域业务。目前,以上七种模式在全县强村公司收入占比分别为26%、21%、19%、16%、8%、7%、5%。
留坝县火烧店镇稻花香主题公园。
突出联农带农,力促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产业辐射联农带农。建立“强村公司+两山集团+企业+群众”全产业链致富模式,采取整村运营、片区打造、组团发展等方式,联合经营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带动群众发展。二是务工就业联农带农。建立本村可用劳动力名单,就近招聘村民进入强村公司统筹安排,组建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和工程建设等班组34组,吸纳技术人员228人,带动劳动力1500余人次、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三是入股分红联农带农。采取“两入股三收益”,即以资源资产入股,农民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将80%农户镶嵌在产业链条上。青岗坪村强村公司整合100余个产业大棚,带动集体营收26万元、农户获利18万元。四是盈利分红联农带农。强村公司根据年度盈利,按照村股份社股东决议,在保障工资薪酬、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将剩余利润交由村股份社向集体和股民分红。2024年75个村社3.19万余名股民分红301万元、人均106.6元。
抓好要素保障,强化公司发展支撑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发力。制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扶持奖补办法,统筹涉农整合、苏陕协作等专项资金4200万元,给予52个强村公司项目资金支持。推行100万元以下项目代建制度,将公共财政投入的农业、林业、交通、水利4类项目向强村公司倾斜。二是强化金融融资聚力。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300万元,推行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银行融资、运营保底、产权鉴证、农担担保、保险助力“八位一体”融资模式,开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集体经济组织贷等4款产品,有效解决强村公司融资难题。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合力。采取“端菜+点单”“分享+研讨”等方式,常态化举办乡村运营人才培训班,把专家学者“请进来”授课,组织各强村公司负责人“走出去”学习,提升管理运营能力。(供稿/中共留坝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曹新宇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