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推行暖心“微改革”,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5-09-12 09:41: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汉中市聚焦群众就医需求,推出检查结果互认、“一次挂号管三天”等10项暖心微改革,优化服务流程,降低就医成本,延伸护理服务,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近年来,汉中市坚持把群众对医疗的需求、对健康的期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改善全过程的就医感受,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汉中市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

一是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在省内医疗机构实行互认,减轻群众重复检查负担。截至目前,汉中市的47家医疗机构纳入全省检验结果互认,互认项目达101项,三级医院已有60个检查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互认,已累计互认11.3万人次,人均节省医疗费用41.58元,平均缩短就诊时间约2.5小时。

二是“一次挂号管三天”。患者在市内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门诊就诊,如因检验或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的,3天内可到同一医院的同一院区、同一科室复诊,无需再次挂号。该政策已经覆盖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据测算,每年将惠及患者40万人次、免除费用逾390万元。

洋县远程心电会诊中心。

三是门诊延时服务。45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设周日门诊及体检,37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设午间/夜间门诊。25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了延时门诊,无急诊服务且诊疗量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工作日早间门诊提前和晚间门诊延时服务,创新开展“中医夜市”,方便“上班族”就近诊疗。

四是开展远程诊疗。县级以上医院与省内外三级医院均建立了远程会诊协作机制。县镇医院之间全部搭建远程心电和远程会诊平台,患者在家门口医院即可享受支付乡镇标准费用、享受上级诊疗水平的服务。

汉中市人民医院实行检查结果互认便民政策。

五是开展日间手术住院模式。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增设日间手术中心,对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并出院,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目前已有11家市县公立医院开设了日间手术中心。

六是开展“互联网+护理”延伸上门服务。县以上公立医院建立网约护理服务平台,有需求的患者家属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小程序预约下单,医院护理人员便会上门为患者开展伤口换药、管路护理、标本采集、中医理疗等护理服务。目前已有17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延伸服务。

汉中市中心医院正在进行日间手术。

七是开展巡回医疗。市级组建6支不少于30人巡回医疗专家团队到11个县区、乡镇开展巡回医疗活动。11个县区各组建不少于1支5人的巡回医疗专家团队深入辖区内镇村开展巡回医疗活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八是缩短就医等待时间。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设置门诊和入出院“一站式”服务中心,12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立了“潮汐诊室”,同时探索开展住院费用预结算、床旁结算、在线结算、云端打印病历等服务,缩短就医等待时间。

城固县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

九是优化诊疗环境。医院增设志愿者岗位,配备母婴室,安装防跌倒装置,开展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和适老化改造,免费租借轮椅等便民设备。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分楼层设置挂号、缴费窗口,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餐服务。

十是推行“院领导接待日”制度。全市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落实“院领导接待日”制度,同时建立医院投诉“一站式”解决机制,落实“首诉负责制”,建立重点投诉处理回访制度和属实投诉事件责任人责任追究等制度。(供稿︱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