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咸阳市渭城区:以党建引领“三个优”模式,焕发老街经济发展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5-09-11 16:42:4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咸阳市渭城区紧紧围绕“打造经济、党建双高地”目标,积极建强组织、丰富业态、优化治理,以党建引领“三个优”模式焕发老街经济发展新生机。

 

咸阳市渭城区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落实省、市打造文旅产业群和夜游经济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打造经济、党建双高地”目标,积极建强组织、丰富业态、优化治理,着力构建“组织建设共抓、平台资源共享、问题困难共解、主题活动共办、商圈文化共塑”的发展格局,实现经济发展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互惠双赢。2023年咸阳老街获评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全省非遗特色示范街区,北平街被评为国际面食之都特色美食街区。2024年、2025年,渭城区蝉联上榜“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

咸阳清渭楼。

建强组织“优架构”

咸阳老街商圈商户聚集、经营业态多样,是渭城辖区最富活力、最具人气的区域。突出党建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老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健全组织架构。摸底排查老街商圈商户,建立商户及党员台账,推动成立中山街街道商会和商会党支部,构建“街道党工委+商会党支部+商户”的组织架构,以商会党支部为纽带,将全部商户纳入统一规范管理,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老街的发展优势。目前,中山街街道商会会员单位52家,党支部1个,党员8名。2024年12月,商会党支部被评为“三星级党支部”。

组建共同联盟。针对商会成员企业逐渐增多、服务质量不高、资金来源不稳定等实际问题,由区委社会工作部、中山街街道党工委牵头,商会党支部联合区市场、税务、行政审批、工青妇等职能部门、社区党组织及辖区物业企业等,协同组建商圈党建共同体,有机链接政府资源,通过联席会议解决商户用工培训、政策申报等问题,累计协调资金3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实现党建引领与老街发展良性互动。

加强规范管理。紧扣商户经营发展需求,定期开展商户座谈会,积极争取资金、政策、场地等支持,精准解决商户用工招聘、宣传引流、技能培训等服务诉求。由商会党支部牵头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引导入驻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针对卫生、服务等内容实行每季度评比,统一老街logo标识,推出文创系列产品,不断凝聚发展共识,全面打造最佳火爆商圈。

丰富业态“优发展”

结合老街实际,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品牌招引力度,推动老街商圈发展提质升档。

咸阳老街。

坚持文化赋能。积极探索“党建+文旅+电商”模式,联合商圈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文化文艺活动40余场次、举办常态化阳台音乐会11场,央视播发渭城相关工作报道7篇(条),CCTV13《东方时空》栏目以直播形式播发“漫步咸阳老街赏味烟火人间”“渭城朝雨浥轻尘 咸阳老街感受古今对话”等特色专题,咸阳老街人气持续“火爆”。建立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对象台账,新引进文化企业2家,新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家。2025年上半年,其咸阳老街接待游客323.61万人次、增长85.8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8亿元、增长52.82%。

招引特色商户。通过商会有规划的招商,拓展新业态,比如民宿、咖啡、中医馆等,以及新秦年喜剧、来闹剧本推理、VR体验馆等时下流行的文化IP,还引进了西安饭庄、星巴克、杨家烤肉等14家知名餐饮品牌入驻老街街区,签约资金近2亿元,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截至目前,老街已聚集特色餐饮528家,其中,中华老字号2家、陕西老字号2家、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1家,市区老字号、名吃25家,乞丐酱驴、锅盔牙子等各色美食多达百余种。 

链接新兴领域。建立“商会党支部+行业联盟+非遗工坊”三级联动机制,联合新兴领域企业、行业协会、非遗传承人及文化机构代表,开展新兴领域党建与老街文化专题研讨,梳理红色资源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机制,为党建引领红色研学、非遗体验等新业态提供实践样本。同时,联合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人才实践基地开发文创产品,手绘茶杯等“土特产”通过小红书等平台实现线上传播‌;成立咸阳老街咖啡联盟时同步制定行业公约,选举理事会成员并颁发聘书,形成“支部引领、联盟自治”的治理结构。获评“2024年度渭城区先进商会”荣誉称号。

创新抓手“优治理”

深度调动更多主体参与老街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聚合态势,增强综合效应,实现老街发展从“单一管理”向“多方治理”的重大转变。

完善治理机制模式。紧扣“多元参与、协同治理、服务发展、融合互促”理念,探索建立老街“铺长制”,以10户商铺为治理单位推选“铺长”,常态化开展商户用电、用气、装修施工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构建物业、治安、消防等工作的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持续实施周一“环境清洁日”行动,健全区、街道、社区常态化巡查机制,有效促进环境卫生整洁,有力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同时,建立“红色信用体系”,评选党员示范店并开展礼仪培训,北平街出警率下降10%。

推进资源共建共享。组建老街商圈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广大商户和党员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创建、物业应急、节日服务等各类民间性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构建老街治理共同体。有效发挥社区党建阵地共享、活动联建优势,在重大节日、重要节点,组织社区、商户党员志愿者走进周边社区开展红色义诊、礼仪培训、关爱慰问等系列主题活动10余场次,为演职人员提供餐饮支持,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服务群众20000人次,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建强组织“优架构”,丰富业态“优发展”,创新抓手“优治理”……在“打造经济、党建双高地”目标引领下,咸阳市渭城区为老街华丽蝶变注入“红色动能”,探索出释放老街经济发展活力的新模式。

(供稿︱中共咸阳市渭城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