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多措并举,点线面一体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5-09-11 16:35: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咸阳市紧盯“数字咸阳”建设目标,通过政府搭台、数商搭伴、企业搭车、产业搭链、行业搭面,加快全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咸阳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7户,实施信息化改造的企业有520户,占规上企业总数的55.4%。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传统中小企业转型能力相对薄弱,存在不想转、不会转、不能转的问题。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咸阳市采取有效措施,成立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为企业“智改数转”提供上门服务;分级分类打造转型示范,形成“点”效应;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牵引作用,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线条化推进;以税务、电力等公共数据为支撑,在走访摸底中逐步构建产业互联网,实现“面”的拓展,形成了点线面一体化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格局。

咸阳市数据局成为中国西部AI创新港首批合作单位。

政府搭台,构建要素保障体系

健全发展决策协调机制。分管副市长一月一调度,工信、数据、科技等部门协同联动,一体推进;税务、统计、数据、工信等部门数据共享,制定数字经济发展监测机制;完善“智改数转”政策供给。2024年度发布数字经济政策包23条,出台《2024年数字咸阳建设暨落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咸阳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4-2026)》等多个文件,为推进产业数字化提供政策支撑。探索“互联网+企业服务”新模式。建设咸企通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转型方案定制等专业服务,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发布政策5846条,入驻企业2479户,助力企业跑出“智改数转”的加速度。

企业数字化数控车床车间。

数商搭伴,夯实多元服务生态

2024年6月19日,咸阳市数据局组织数商企业成立了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联盟,分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能制造等7个服务组,为各类企业“智改数转”提供战略规划、能力评估、方案定制等数字化服务。通过建立服务商“资源池”“白名单”,持续引进培育优质服务商。联合行业商协会分析行业共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优秀解决方案,推动在细分行业快速复制推广。联盟成立以来,陆续走进秦都、渭城、兴平、礼泉等多个县市区,举办了走进纺织产业链、政银企对接会等多场活动,为企业提供“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实施投入少,见效快的“微改造”项目,帮助企业尽快实现数字化基本功能。目前联盟汇聚数商46家,已经对510余家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培训,形成意向项目60余个,签约项目37个。

圣翼机械产品检验室。

企业搭车,分级分类打造转型示范

立足不同类型企业实际,通过以大带小和示范引领,推动数转全覆盖。根据企业不同的层级和类别(如规模大小、行业类别、发展阶段等),细分18个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转型工作,树立69个可供同类型企业借鉴的成功转型范例与样板。如能化领域的长庆石化“智能炼化”、小庄、蒋家河煤矿“智慧采掘”,制造领域的圣亚机电、勃力模具,服装领域的杜克普、雅尔艾,食品领域的益海嘉里、伊利,分级分类为全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实践模型与经验路径。

企业数字化可视化展示。

产业搭链,整合资源培育服务生态

按照3+6+X的思路培育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即建强电子显示及半导体、电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数字经济支柱产业,培育信创、人工智能和智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机器人、元宇宙、数转服务生态六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拓展数字医疗、智能制造、数字文旅、数字交通等X条场景应用产业链,通过对各领域的数字化改造,构建起了数字经济的“四梁八柱”。在转型推进上与产业链充分结合,发挥商会、协会力量,组织企业抱团转型。例如,针对法士特在咸13户重点配套企业,充分发挥链主引领作用,将法士特科创公司引入数转联盟,引导链条企业在关键零部件的材料研发、制造工艺改进等方面协同创新,带动上下游链条企业共同发展。

行业搭面,聚焦需求构建场景应用

聚焦应用场景,以数据要素赋能构建场景应用,以数字化推动各领域各行业转型升级。在医疗健康领域,实现各类医疗数据共享,通过AI大模型生成个人健康分析报告,推动影像等医疗数据资源的产品化增值。在文旅方志领域,深入挖掘包括书目、历史期刊、年鉴等和景点的方志数据,形成多媒体、地情等相关资料数据产品服务,打造文旅IP、复现历史事件、衍生文化产品。在税务数据领域,基于发票等税务数据,针对全市27条产业链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为延链补链强链提供决策支撑。

通过多措并举,咸阳市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企业生产效能稳步提升,部分企业生产周期缩短幅度达30%,产能利用率提高15%。运营成本有效降低,能耗降低18%,人力成本减少约12%,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咸阳市数据局)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