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宝鸡高新区: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社区治理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9-11 16:18: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宝鸡高新区通过数字化创新,实现社区治理精准高效,形成可复制的智慧治理模式,助力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社区好则城市兴。宝鸡高新区现有18个城市社区,138个住宅小区,居民7.6万户20.1万余人。

近年来,宝鸡高新区在抓好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不忘服务民生,以“第三批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改革为抓手,发挥科技优势,以“智慧+”为切入,建成投用内含6个云平台的智慧社区系统,探索出“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路”的智慧社区治理模式,着力打造幸福活力新城。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城市基层治理实践案例选编》。

宝鸡高新区全景。

智慧筑基,党建与政务双线融合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背景下,基层党建创新正迎来关键突破期。宝鸡高新区构建的智慧党建云平台,通过系统性架构重构、渐进式部署推进、定制化开发适配,形成宣传矩阵、管理中枢、服务枢纽、监督网络、教育基地五大核心模块,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智能基因。该平台以数据流驱动组织力提升,构建起覆盖党员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组织建设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有效延伸。

平台创新设立风采栏,将党员身份认证、承诺公示、履职记录集成于可视化界面。每位党员的档案既是接受群众监督的透明窗口,更是自我检视的数字镜子。群众可通过扫码即时查阅党员履职情况,形成闭环监督机制,有效破解基层党建“虚化”“弱化”难题。

在信息流转层面,平台打造全时域党建神经网络。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党建资讯的精准推送,确保政策传达零时差、组织生活全记录。党员可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互动研讨,签到请假以及党费交纳等事务性工作纳入数字化管理轨道,使基础党务工作效能提升。

最具突破性的是对传统组织生活模式的数字化改造。平台将“三会一课”等制度性安排搬上云端,开发出“主题党日+”自选模块,构建起“规定动作+特色套餐”的复合型学习体系。基层党组织可根据行业特性、党员结构、工作实际,灵活配置理论学习、实务训练营、先锋实践课等资源,形成智能服务链条。这种数字化重构既保持了组织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又赋予其适应不同场景的灵活性,使基层党建真正实现上下贯通。

网格智治,精准服务闭环管理

宝鸡高新区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构建起“网格智治”精准服务体系。通过科学划定393个基础治理单元,将城区居民住宅小区按照200-300户或1000人左右的标准实现网格全覆盖,配套建立专业化网格员队伍。财政专项列支140余万元,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配备专职网格员,形成“一格一员”的标准化配置,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网络。

依托数字技术打造智慧治理中枢,建成集成化网格管理云平台。该平台整合社区地理信息、人口数据、驻地单位资源等多元要素,构建三维数字地图,实现治理数据一次采集、动态更新、多方共享。创新开发的“随手拍”功能模块,打通居民参与治理的数字化通道。居民可通过移动端实时上传问题照片及文字描述,系统自动生成工单并进入“事件上报—系统分流—交办处理—督办催办—反馈归档”的全流程闭环,确保每个民生事项都有落实、有回音。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宝鸡高新区联合科技企业研发24小时无人值守“智慧化微社区办事云柜”,在千户以上大型社区投放智能终端。围绕教育、医疗、社保等56项高频民生服务,建立标准化代办清单,由网格员提供全程帮办服务。通过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造,实现办事指南二维码全域覆盖,居民扫码即可获取事项清单、流程图解及进度查询。特别设立的“全区通办”服务模块,打破社区地域限制,居民凭身份证可在任一网点办理居住证明、社保查询等业务。截至目前,智能终端已累计出具各类证明1.4万余份,办结民生事项8200余件,形成“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智慧服务新模式。

该体系通过数字技术重构基层治理逻辑,将传统的人海战术升级为精准治理,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方案。

多元共治,数字赋能民生生态

宝鸡高新区以数字技术重构基层治理生态,构建起“多元共治、智慧赋能”的民生服务体系。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双轮驱动,建立覆盖全域的数字化治理网络,实现治理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对接。

宝鸡高新区天玺路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讲授“智能化微社区办事云柜”操作流程。

在决策共治层面,创新制定《社区协商议事制度实施意见》,首创“1256”标准化议事体系。该体系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划定“八说八不说”协商边界,构建“问需于民、选题定向、民主协商、分类办理、效果评议”的五步闭环流程,配套建立组织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六大支撑机制。通过“小区-社区-乡镇”三级议事框架,将传统议事模式进行数字化迁移,开发“社区掌上议事厅”线上平台。居民可通过移动端随时发起议题、参与投票,实现议事协商的线上全流程管理。昌盛路社区首创的“昌治”协商模式获《中国社区报》专题报道,成为全国基层治理创新范例。

在服务供给端,打造社区智慧服务生态圈。建设社区商务云平台,整合周边商业资源形成“15分钟生活服务圈”,将家政服务、设备维修、餐饮零售等民生服务纳入线上商城,居民可通过平台预约服务,实现“服务15分钟上门”。同步嵌入公共服务模块,集成水电燃气缴费、通信服务等8大类民生事项,并开发智慧停车引导系统,通过动态数据匹配实现跨小区车位共享。平台创新打造“生活服务地图”功能,以三维导航展示周边3分钟、5分钟、15分钟生活圈内的商业网点、公共服务设施,形成“需求精准定位、路径智能规划”的数字化生活解决方案。

通过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宝鸡高新区重塑基层治理生态,实现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的深度转型,为现代化社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治有温度、服务零距离”新范式。

供稿︱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