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宝鸡市渭滨区:“我帮你”(581)院落服务,创新“三无”小区治理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1 16:12: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宝鸡市渭滨区创新实施“党建+自治”双轮驱动模式,成立“我帮你(581)”院落服务合作社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形成基层治理新样本,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实现矛盾化解与社区共建共赢。

 

宝鸡市渭滨区全区住宅小区共计477个,其中“三无小区”(无物管、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设施)占比约32%,区属经二路街道更是高达67%。这些“三无”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矛盾纠纷频发等问题突出,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创新小区管理机制、解决居民生活诉求迫在眉睫。

近年来,渭滨区经二路街道结合实际,探索成立“我帮你(581)”院落服务合作社(以下简称“581”合作社),融合资源共治,深化居民自治,有效破解“老旧院落无人管,公共空间无人问,居民需求无人理”等管理难题,走出了一条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受益的“治理”创新之路。

渭滨区经二路街道“友邻学院”开展自管小区成员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党建引领,“双轮驱动”强动能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渭滨区经二路街道创新实施“党建+自治”双核驱动战略,通过组织重构与机制创新,在“三无”小区成立党组织29个,引导居民依法成立自管小组77个,集中民意形成居民公约、议事规则、小区整治方案等,采取居民筹资投劳、街道项目资助、辖区单位认领等方式进行整治和管理,使“三无”小区初步实现自我管理服务。

吸纳自管小组成员入社。

针对自治组织专业化程度不足的短板,经二路街道推出“合作社+自管”,助推服务“上台阶”。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581”合作社,吸纳小区自管小组、楼栋长、院落达人等入社,突出“帮”的宗旨,为“三无”小区提供精准物业服务,形成以党建为统领,自治组织自管、合作社协管“双轮驱动”的工作格局。

这种“党建引领把方向、自治组织抓落实、专业机构促规范”的治理架构,正在形成可复制的基层治理创新样本,为破解城市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新解法。

源头整治,“三管模式”破难题

面对老旧小区治理中的“疑难杂症”,经二路街道创新推出“兜底直管+入社协管+财务托管”三管齐下治理模式,精准施策摆脱不同类型小区的管理困境,推动治理效能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的质变。

“581”合作社工作人员在小区内与居民召开“板凳会”商议小区事务。

对物业公司不愿管、居民自己管不了的3个小区,街道启动兜底直管破冰之举。通过民主协商程序,“581”合作社以“准物业”身份进驻,建立“基础服务+增值服务”双轨运行机制。

对于物业公司进不来、自治组织管不好的37个中间层小区,“581”合作社创新入社协管培育机制,奉行“入社自愿、退出自由”的原则,就服务范围、服务标准、收费事项等展开协商,以自愿方式加入合作社。通过集中培训、委派指导员定期走访,给大家传授经验、指导工作,手把手帮助解决服务管理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他们成为服务管理的好手、矛盾调解的能手。

聚焦物业费收缴难、账目不透明的治理痛点,“581”合作社在广元路19号院等2个小区试点财务托管新模式。探索引入第三方机制,实施了物业费用托管和物业费收支定期公开两项制度,即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引导自治小组将财务托管给“581”合作社,由“581”合作社对收支进行托管,每年审核,定期公示,让居民看得清楚,有效化解了矛盾、融洽了关系、增进了信任。

“581”合作社办公场所。

据了解,“581”合作社的治理模式已搭建起物业管理矛盾调解平台,累计化解矛盾26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该模式先后入选全国基层治理典型案例、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十大范例,获陕西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2024年荣膺陕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资源整合,“三项机制”促长效

面对老旧小区治理的持续性难题,经二路街道创新构建“多元筹资+力量融合+常态服务”三维支撑体系,通过制度性安排破解资源整合瓶颈,推动治理模式从“应急式干预”向“长效化运转”根本转变。

在资金保障层面,街道建立“四维联动”筹资机制。以政府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为主轴,配套街道奖补、辖区单位捐赠、社会力量帮扶、居民自筹等多渠道补充,形成“大修靠项目、小补靠众筹”的资金保障网络。

邀请小区老人到合作社一起过“冬至”。

据统计,“581”合作社近三年累计争取财政资金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50余万元,带动居民自筹17万元,完成31个老旧小区系统性改造。

在力量整合方面,街道打造“三位一体”共治平台。以合作社为枢纽,组建三支专业队伍:17人标准化服务队涵盖保安、保洁、维修全链条;34名“社区达人”带领136名快递外卖员组建流动网格员队伍;200余名机关党员构成政策宣讲团。创新“八方联动”机制,整合公安、市政、市场监管等8部门力量,建立“问题上报—部门认领—限时办结—效果反馈”闭环流程。

在服务供给维度,街道构建“双轮驱动”赋能体系。线下打造“友邻学院”,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解读、消防演练、心理疏导等必修课;建立了小区住户微信群,开通了服务热线,及时掌握居民需求,随时随地解决群众诉求。

当“三无小区”蜕变为“有序、有智、有治、有质、有温度”的幸福共同体,这条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受益的“治理”创新之路,正为城市更新提供着鲜活的中国式基层治理样本。

供稿︱中共宝鸡市渭滨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