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千阳县创新“五个三”模式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实现教师跨校流动率15.4%,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县,改革经验获市级现场会推广。
为了破解用人机制体制上的束缚,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年来,千阳县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希望工程,坚持“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山区县办强教育”的思路,探索形成“县管校聘”教师管理改革“五个三”模式,典型做法在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宝鸡市“县管校聘”改革现场推进会在千阳召开,改革经验被陕西省委改革办评选为2024年度“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全面提升了县域办学质量,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被教育部确定为全省五个之一,全市唯一的先行创建县。
宝鸡市“县管校聘推进会”在千阳召开。
“三项改革”融合贯通,下好先手棋
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为引领。为避免在“县管校聘”改革中,出现校长“一言堂”、权力不受约束的弊端,先行开展“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考察调配学校党组织书记覆盖面达到100%,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出台配套文件,提高管理效能。
以“教师评价制度”改革为基础。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量化评价教师工作质效,并以此作为岗位竞聘的先决条件,全面推进“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激发教师的危机感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以“放管服”改革为保障。充分下放管理权限,提高学校办学自主性,将学校领导班子中副职和学校中层管理人员的提名权交给校长,校长考察各管理岗位的合适人选,以个人名义提交县教体局,县教体局考察无异议后,予以批复同意,中小学校(园)长及中层管理人员重新聘任率达到100%。
“三项机制”自上而下,绘出线路图
制定《千阳县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把教师的编制管理、岗位聘用等制度协同配套、联动实施。
制定出台“县管校聘”实施方案。
核编定员,建立教职工编制统筹管理机制。重新核定教职工编制,将教职工编制核定的方式由“核编到学校”调整为“核编到学段”。分学段统一核定全县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总量,实行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以编定岗,建立教职工岗位设置定额管理机制。根据各学段教职工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总量,结合学校规模、师资结构等情况重新核定各学校岗位数量,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岗位数量,各学校据此进行以岗定责、以岗聘用。
以岗聘人,建立教职工全员竞聘上岗机制。制定《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聘任工作的通知》,对教职工的聘任流程、竞聘方式、结果公示备案等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作出规范性顶层设计,各学校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明确设置岗位要求,招聘所需人员。
“三方联动”把控全局,拿准平衡尺
县级统筹。成立以县级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教体局、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存在问题。
千阳县举办科技艺术节暨“六一”展演活动。
校级实施。成立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园)长任组长,新聘任校级班子、中层领导为成员的教职工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本校教师聘任工作。
民主仲裁。成立以学校校长任组长,中层领导、教职工代表为成员的“县管校聘”改革人事争议仲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置教职工聘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纠偏,将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轮竞聘”双向选择,提高契合度
校内直聘。对任教时间较长,教学经验丰富的57周岁以上男性教职工和年满52周岁以上的女性教职工实行学校直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产(病)假等特殊情况的教师予以直聘。
校内竞聘。学校按照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设置岗位,同时将校长纳入教学岗位,参与一线教学,设定人数和标准,比例控制在学校聘用教师总数的80%左右,达到教师流动的目的,被本校聘用的教师不得再跨校、跨学段竞聘,目前校内竞聘人数达到总人数83.5%。
跨校竞聘。对在本校内未成功竞聘上岗的教师,可跨学段、跨区域进行竞聘,直至竞聘到合适岗位。经跨校竞聘,目前交流教师人数达到总人数15.4%。在三轮竞聘中仍未竞聘上岗的,统一调剂到缺编学校任教。同时,建立退出机制,对不服从组织调剂的教师作落聘对待,并安排为期一年的学习教育和跟岗实习,绩效工资按原标准50%执行,跟岗学习考核合格的,可参加下一年竞聘,仍落聘的取消绩效工资,连续三年落聘的视情况直至解聘。
“三级落实”定岗定责,激发新动能
应聘教师确认结果。各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对岗位类别、人数、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设置、所聘教师信息等聘用结果予以公示,无异议后,取得所有应聘教师的一致认可。
学校确定聘用关系。各学校根据岗位设置,足额聘用教师,设定岗位职责,与受聘教师签订为期三年的聘用合同,受聘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现实表现考核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
县级联动运用结果。县教体局对全县教师竞聘结果研究后予以批复认可,并报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备案,对聘用教师的人事关系、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一并联动落实。县级层面编制总控、调节指导,学校因岗定责、因岗聘用,教师分层竞聘、因岗履职,所有“县管校聘”改革实施程序全部结束。
(供稿︱中共千阳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