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西安浐灞国际港:持续开展通关领域集成化创新,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5-09-11 14:17: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西安浐灞国际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智能化通关、一体化监管等举措,大幅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助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内陆开放注入新动能。

 

2023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作用,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对外开放通道,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两年多来,西安浐灞国际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率先在通关、贸易领域攻坚突围,推动跨境贸易提质增效,加快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创新驱动,打造智慧高效口岸新标杆

突出“智能化”建设,口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是打造无人码头。建成全国首个内陆自动化无人码头,实现数据无缝衔接,场站堆场区车辆行走、提箱落箱、集装箱搬移盘点、火车装卸等24小时全流程无人作业,码头运行效率和安全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开展智慧通关。上线西安港智慧通关系统,实现进出境货物、跨境电商等业务领域全流程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查验场地空间利用率、作业效率均提升50%以上。三是推动数据互通。与路网沿线各国建立跨境运输公共数据资源池,通过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制定利用规则等措施,实现货物运输跨境数据互联互通。

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推行“一体化”监管,货物通关效率大幅提升。长期以来,入区退税的出口货物在西安综合保税区完成查验后,还要到铁路中心站进行安检,造成集装箱短倒次数多、流程繁琐,严重影响通关效率。对此,西安港创新推出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在综保区建设中欧班列出口集结中心,对出口货物进行集结,将海关与铁路数据链路打通,把铁路安检前置于综保区口岸作业区,一站完成铁路安检和海关查验后,出口货物可直接运抵铁路中心站直上班列,做到“区港联动、抵港直装”。

聚焦“精准化”保障,综合运营成本持续降低。一是围绕中转货物易积压等痛点,推出铁路中转货物站内作业新模式,货物从货源地铁路到达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后,由运营公司统一办理到达交付手续和集装箱虚拟进出站手续,随后将货物搬移至站内相应堆放区域,等待国际货运班列发运。二是围绕综保区货车运输调配难问题,推行进口货物“一线一票多车”整报分送改革,打破了传统“整报、整出、整入”的限制,允许“一票多车”货物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实现一线进出口货物由同一或不同车辆运输进出区。企业可根据运输时效和成本将货物拆分成多批次,灵活办理进出区手续,同一车辆可以重复进出区使用。三是围绕班列回程运费估价及申报不规范问题,出台中欧班列回程运费扣减政策,进行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将境内段运费从完税价格中扣除,帮助企业减少税款。

无人码头后场监管区。

推动“机制化”合作,货物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一是建立国内跨关区协同机制,西安海关与青岛等东部沿海海关签署跨关区合作协议,针对西安港到达货物提前安排订船订舱,转关时自动放行、自动核销,实现出口货物班列直运、抵港直装、原箱上船,货物覆盖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地区。二是完善国际跨里海合作机制,联合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国际协会发布《高质量共建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倡议,采用“专线专用”集装箱船方式打通中欧班列(西安—巴库—波季—欧洲)南向通道,出口货物延伸到高加索、土耳其和东欧等地区。

探索“泛在化”服务,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一是搭建口岸服务“总客服”,上线全国领先的云舱系统,与哈、德、俄等国家铁路公司数据对接,已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线上订舱、报关、结算、支付、融资等“一站式”国际联运和全程多语种服务。二是开辟通关服务“直通车”,设立“绿色通道”,成立“通关监管工作专班”,健全政府+海关+铁路+运营公司“缓堵保畅”联席会议机制,为出口企业提供快速响应的通关服务。三是推行专属服务“定制包”,开行跨境电商、二手车、光伏等出口产品定制化专列,采取“优先报关、优先编组、优先挂运、优先发车”等措施,为比亚迪、隆基、陕汽等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综合物流服务方案。

成效明显,构建国际物流枢纽新格局

口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目前,西安港已成为口岸门类齐全、支撑体系完备的国际物流枢纽,满足中欧班列(西安)年万列开行需求;打造的智慧通关系统实现了集装箱7×24小时无间断验放,2024年全年处理报关单30万票左右,减少人工操作量95%以上;跨境运输公共数据资源池已与班列沿线国家80余家运输企业实现业务数据统一采集、互联共享、安全流动。

西安国际港站。

货物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推行后,货物出区时间由原来的48小时以上压缩到2小时内,西安综保区出口通关时效从1.6小时降到0.8小时,降幅达50%。

货物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中欧班列(西安)借助东部国际铁海联运班列、西部南向通道,使更多货物可以运往日韩、东南亚、澳洲、美洲以及土耳其、格鲁吉亚等地区,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物以及江苏、广东等20余个省份的货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拨,贸易国由最初的中亚五国拓展至4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主要货源地和目标市场全覆盖。

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上线运营的云舱系统已为千余家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报关、制单时间从过去的5~7小时缩短至5分钟以内;先后开行比亚迪、吉利、中兴、隆基、进口冷链、陕西制造等特色专列,414家陕西本土企业和众多中东部地区的汽车、鞋帽、车用液晶显示模组、无线路由器等货品通过班列进出口货物,陕西与欧洲贸易的25%以上、与中亚贸易的39%以上由班列完成。

(供稿︱西安浐灞国际港管理委员会)

责任编辑:曲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