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作为陕西省唯一国家级“完整社区”试点,以党建为引领,优化居住环境与公共服务,深化智慧治理与精细服务,践行“枫桥经验”,探索构建全龄友好、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2023年7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等部委批准,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街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获批国家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成为陕西唯一入选社区。试点以来,碑林区坚持党建科技引领,发挥校地协同机制优势,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延续延伸“末端服务”,有序推进“完整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碑林模式”。
紧盯制度机制,探索“完整社区”发展新模式
加强校地协同。成立“完整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学校相关部门及社区居委会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碑林区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探索建立了政府部门、学校、师生、居民、属地单位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完整社区建设工作机制。成立社区基层党组织,增派11名专职人员,并在学校设立社区居委会,强化与属地单位协调力度,配备科级干部负责日常管理,进一步壮大社区工作队伍,提升社区管理效能。
医疗保健服务。
突出规划引领。立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慧治理、民主共治、党建引领等五大领域,因地制宜长远规划社区发展举措。如,依托学校科研资源,吸引科创企业、青年创客人才等经常性进社区开展科创科研活动,激发社区发展活力。同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项目纳入学校十四五“11445”发展规划,坚持以规划引领保障试点顺利推进。
健康养生服务。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社区体检评估与评价机制,项目建设实施前组织体检评估,深入走访调研学校相关部门和社区居民,宣传试点建设内容及服务政策,让居民及教职工充分了解、积极参与试点,同时广泛收集教职工及居民个性化需求,优化建设方案。项目建设完成后及时开展评价,及时发现居民需求和社区短板,在保障社区民生福祉、提升居民归属感的同时,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居民心中的“幸福生活圈”。
提升社区品质,打造“完整社区”生活新空间
持续改善居住环境。碑林区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南院家属区列入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改造43栋老旧住宅楼,建筑面积17.69万平方米,改造包含楼宇外保温节能、楼梯间粉刷、单元门维修更换、道路维修、室外管网维修、园林景观提升、线缆落地等18项内容,并成功完成32部电梯加建项目,实现了老旧小区的提质升级。
社区助餐服务。
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深入调研了解社区居民诉求,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实施老年活动中心适老化改造、老年餐厅建设、社区道路与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停车场优化改造以及社区便民超市和快递中心等多项惠民项目建设,积极顺应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构建全龄友好、安全健康幸福的“完整社区”。
儿童托管服务。
积极加载校园科技。推进“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在社区管理方面上线“智慧社区信息平台”,实现人口网格化管理、一卡通办理、业务预约、意见收集等功能,并在物业管理维修、社区管理、社区日常水暖电能耗等多个领域建设多款信息化、智慧化平台,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将社区打造成为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的“智慧驿站”。
深化精细服务,构建“完整社区”服务新体系
提供优质物业服务。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参照“陕西省二级物业服务标准”,提供全面专业、优质高效的物业服务,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的“关键小事”。及时召开听证会讨论物业收费标准,并对物业收费标准与服务内容进行公示,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社会资本,促进物业服务长效化和品质化。
家政便民服务。
创新社区服务举措。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推行“服务延长”和“社区工作日”等创新机制,开设“民有所呼、我有所行”会客厅,定期举办“为民办事我承诺”活动,深入倾听居民群众需求,建立“身边小事”完成台账,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同时,为低保家庭申请政府援助“美亮工程”和“美居工程”,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服务站。
致力精细服务管理。制定出台《社区居民业务指南》,为居民提供更为精准、务实的业务办理指导。深入调研了解居民诉求,将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不断优化“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配置,将原本15分钟的便民生活圈缩短至仅需5分钟,极大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践行“枫桥经验”,完善社区治理新机制
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注重强化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建立了以服务师生、住户为核心、以“党建引领”和建设“完整社区”试点为驱动、以“五微”(微问题、微心愿、微议事、微行动、微治理)管理为抓手的社区党建体系,在工作人员队伍中推行“用心、细心、热心、耐心、将心比心”五心工作法,为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水平强基固本。
文化休闲服务。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采取敲门入户、电话遍访等方式,积极摸排了解社区群众诉求及特殊人群困难,及时解决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联合碑林区法院创建“无讼社区”,健全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定期深入楼宇,排查矛盾纠纷,并积极协调学校、区法院、区检察院等调解解决,确保“人民调解有速度,社区治理有温度”。
创新成立“党建联盟”。社区党组织与学校及属地单位基层党组织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充分发挥党建联盟核心带动、共建共享作用,凝心聚力推动社区建设。举办“爱校建家”居民参与式花园共建活动、“传承汉服文化,体验不一样的端午节活动”“后乐园电影放映欢乐夜”专项健康知识讲座直播课等文化活动,不断增进社企、社区与居民、社区与共建单位之间的交流,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园。
(供稿︱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