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宜川县:以“双微”服务推动“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9-10 16:00: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宜川县以“双微”服务推动“双报到”工作走深走实,构建精准化“双微”清单管理体系,打造高效能“双微”服务实施路径,建立多维度“双微”成效评议机制,为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工作建立了有效的沟通载体。

 

近年来,宜川县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契机,以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为抓手,建立社区“心愿收集、研判立项、引导认领、签约实施、跟踪问效、考核评价”闭环机制,推行以“机关党组织到社区认领实施微项目、机关在职党员认领实现群众微心愿”为主要内容的“双微”服务模式,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效促进了机关党建与社区党建的互联互动,切实提升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构建精准化“双微”清单管理体系

宜川县坚持“群众有所呼、组织有所应、党员有所为”,推动建立“联动摸排-评估筛选-分级入单”工作体系,着力摸准找实群众期盼和诉求。

四级网格联动摸排。依托4个社区总网格、76个基础网格、256个微网格、781个楼栋(单元)四级网格,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楼栋长常态化走访小区群众、巷道住户、辖区商户企业等群体,深入一线了解摸排群众急难愁盼,了解群众心愿诉求,累计收集群众心愿953条,实现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宜川县委召开“双微”服务工作推进会。

综合研判科学筛选。建立街道统筹、社区负责、民主研判评估机制,由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社区“两委”班子会议,从“需求迫切性、实施可行性、覆盖广泛性”三个维度,对前期收集到的953个群众心愿进行细化评估、民意测评、综合研判,从中筛选出823个群众心愿作为重点办理事项,确保为民办事精准发力。

分级分类规范入单。对通过审核的823个群众心愿进行分类汇总,将便民设施改善、活动阵地提升、社区活动举办、捐赠慰问服务4大类238项共性需求纳入“微项目”清单,将孤寡老人、困境儿童和残障人士服务保障等3大类585项个性需求纳入“微心愿”清单,促进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确保群众心愿有落实、不遗漏。

打造高效能“双微”服务实施路径

宜川县以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工作为载体,推动机关单位资源力量与群众心愿诉求有效衔接、精准匹配,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

服务资源精准匹配。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依托“双微”服务清单,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联系社区认领“微项目”,在职党员干部到支部报到社区或居住地社区认领居民群众的“微心愿”。机关单位和社区双向建立服务事项认领台账,明确推进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人等,确保服务事项有人管、有人办,打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形成了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局面。

多元协同高效帮扶。坚持党组织参与同行业部门支持相结合,党员帮扶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认领的“微项目”,在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的基础上,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在项目、资金、资源上进行支持和保障,确保项目有效落实。对党员认领的“微心愿”,在组织党员积极帮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性质和难度,组织社区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采取“组团式”“结对式”“菜单式”等服务模式,按需落实帮扶计划和团队,用实际行动为群众送服务、办实事,帮助群众实现“小心愿”“小梦想”。

常态长效规范运行。坚持定期收集、动态更新制度,对新摸排的“微项目”“微心愿”,及时研判梳理、交办建账,形成“摸排-研判-入单-接单-办理”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坚持定期调度、办结销号制度,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事项进行靶向核验、依单清账。坚持既立足当前求实效,又着眼长远谋长效,对短期能见效的,迅速行动、抓紧落实;对需要长期坚持的,盯住实施、紧抓不放。截至目前,共完成巷道硬化、安装充电桩等“微项目”211个,平均每个项目投资3700元左右,在不给机关单位增添过重负担的基础上为群众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449个,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建立多维度“双微”成效评议机制

宜川县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双微”服务成效的重要标准,建立跟踪回访、公开评价、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双微”服务机制常态长效落实。

宜川县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陪同独居老人包饺子。

落实跟踪回访机制。建立“双微”服务跟踪回访制度,由社区组织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座谈、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对“微项目”“微心愿”实施进度全程进行跟踪,对已经完成的服务事项定期进行回访,全面了解“双微”服务办理情况,持续关注“双微”服务后续质效,确保服务事项真正办实办好办到位。

实行公开评价制度。建立街道主导、社区配合,县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民主评议小组,对完成的“微项目”“微心愿”,在社区“回音壁”、公开栏、微信工作群等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评议,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找准差、补短板、强弱项,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完善考核激励体系。坚持用考核的办法树导向、激活力、促提升,将“双微”服务落实情况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必考点”,综合街道、社区、居民等多方评价和日常督查情况精准赋分;将“双微”服务作为机关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必答题”,广泛接受评价考核;将党员干部参与完成“双微”服务情况作为评价干部的“必察项”,赋予社区对拟提拔使用党员干部认领完成居民“微心愿”情况鉴定权,对不合格者延缓使用,多向发力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居民,为“双微”服务常态长效落实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宜川县通过推行“双微”服务机制,既把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与社区群众连在了一起,又把服务群众的工作落实到了“神经末梢”,有效凝聚了服务群众的工作合力,夯实了基层社区的治理基础,切实让党员干部在“微行动”中锤炼出了服务群众的“大本领”,让基层群众在“微服务”中感受到了组织给予的“大幸福”。(供稿︱中共宜川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曹新宇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