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

安康:紧扣改革创新主旋律,绘就幸福安康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9-10 15:11: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安康市以改革创新为引领,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城乡融合、推进“小切口”改革等举措,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幸福安康建设注入新动力,展现蓬勃发展的新风貌。

 

梦想照亮征程,奋斗正当其时。安康市着力在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延伸改革触角,在扎实推进自主创新上增强改革锐角,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安康市9大类135项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73项改革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9个全国、全省改革类现场会在安康召开。

安康城区全景。

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开展城乡教育、县域医疗卫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培强”行动……一项项改革举措可感可及,幸福安康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新风貌。

坚持高位谋划,精心绘制改革路线图

改革之关键,在于系统谋划、精准落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陕西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召开后,安康市对标制定实施意见并分解为302项改革任务,明晰了以“5+2”为主体内容的未来五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4次,审议通过《安康市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等改革方案14个。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安康市紧扣发展中心,在市委五届六次、七次全会报告和高质量发展相关重大文件中突出改革导向,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点内容予以安排部署,并紧贴安康改革发展实际,调研出台建设共同富裕、生态宜居、平安祥和、风清气正幸福安康四个《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在全市加快建设“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改革方案。

安康市召开“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现场推进会。

健全体制机制,是推动改革落实、提升改革效能的保障。安康市完善考核机制,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在县(市、区)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完善督帮机制,与市级专项改革小组开展联动督察、全程督帮推进;优化基层改革创新观察点机制,与“小切口”改革协同共进;健全试点评估机制,聘请安康学院完成6个到期改革试点的第三方评估工作;创新育人提能机制,持续深化领题调研、头脑风暴、学习交流等方式,组织政研改革干部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改革攻坚能力。

创新创业大厦。

典型推广,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2024年,安康市撰写改革案例34个,编发《安康改革》44期,创历年之最。其中14个被学习强国平台转发,《“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推行“一录三单三台账”亲商助企促发展》《“三个三”机制全覆盖 规范村级财务审计》等11项经验做法在陕西省委改革办《改革工作动态》刊发,被中省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三个三”机制全覆盖规范村级财务审计在陕西省村财审计工作现场会交流经验。

锚定重点领域,推动专项改革“破难解难”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声声号角催人奋进。安康市锚定重点领域,以改革之力“破难解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具有安康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重点产业链“九个一”工作机制,打响“秦巴优品·硒有安康”品牌。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安康高新区打造营商服务“综合体”深化“一网通办”、紫阳县政务服务“三个三”持续推进便民利企经验做法分获陕西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一、二等奖。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推行经理层市场化选用退出等“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市带县”模式,支持国有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市发投集团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等级。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最安康”金字招牌,货运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在陕西省率先点亮并颁发首证。完善行政审批“项目管家”服务机制,构建“基础事+X+Y”一件事事项库,推行“证照管家”服务模式。完善“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推进重点项目“帮办代办”全覆盖。开展亲商助企解忧难活动,全市惠企项目资金兑付率达95%。加强“标准地”改革,多渠道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推进旬阳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将亩均指标纳入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数据要素×”计划。规划建设安康智算产业园。建立商旅文体健娱融合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机制。纵深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省级低碳近零碳试点示范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全国20个市县之一获评“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

安康富强机场。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深入。健全教育发展体系,培育建设陕南生态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安康富硒康养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三园联建、三化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主体实现倍增。秦创原富硒产业创新聚集区效能初显,承担聚集区“四链”融合项目29项,资金1680万元,位居陕西省聚集区前列。探索建立“科技赋能三个一”机制,健全“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完善“企业出题、产学协同解题、政府服务”机制,实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灵犀计划”。积极筹建陕西省硒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富硒茶产业创新联合体。完善聚才引智“三单对接”机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71个,聚集394名高层次人才;大力推进教育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三百”企业家、金州英才555等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十大工程”,选派783名科技特派员下乡助农,累计培育2万余名本土人才。

瀛湖景区。

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探索开展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培强”行动,汉阴“国企带镇村”模式、平利乡村建设服务公司联农带农模式经验分别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完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管理机制。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建立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分级审批制度,开展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有偿退出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等改革试点。在陕西省率先建成运行农村综合产权管理平台,探索“一社一区”等丘陵山区社会化服务模式。融入陕西省“陕南生态文旅+关中科技”发展布局,健全月河川道区域协同一体发展工作机制,建立“发展潜力县”循环式培育机制。

安康市金秋旅游季宣传推介活动在平利县广佛镇八角庙村举行。

民主法治领域改革和安全治理成效显著。健全市县镇三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安康中级人民法院创新涉企案件执行“三预告五区分”机制,“检察双进e站”促进矛盾多元化解做法得到陕西省检察院高度评价,“项目警长制”成效显著。深入推广运用“三力联调”“无忧调解超市”“党建+调解+公证”等工作机制,市人社局“‘安心调’化解劳动人事争议工作法”获评陕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4321”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模式获评陕西省第四届“十大法治事件”。成功创建陕西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完善“安协商·议安康”体系。深化落实安全生产“三化三制”“三全”链条筑牢防汛安全堤坝经验做法在陕西省推广。

社会民生和文化体制改革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城乡教育、县域医疗卫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三个紧密型共同体”建设,构建起人财物统筹、责权利一体的“一家人”模式,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巩固衔接工作提质增效,得到中省充分肯定。全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全域推行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试点,连续两年被国家爱卫办评为陕西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DRG支付方式改革“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被国家医保局刊发并在全省交流。深化高质量就业提升行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三项工程”。全面推广“融救助”“融救联助”模式。深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文旅融合体制机制,拓展岚皋“村BA”经验,发展文体旅融合的赛事经济。旬阳市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在镇坪县举办。

安康文化创意产业园。

党的建设制度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创新推行第一书记“组团服务”管理模式。迭代升级农村基层党建“三联”工作机制,深化以“五同”工作机制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四个一批”机制,探索推进“档案+考察+研判”政治素质识别考察机制。做实做细一批社区“一年10件实事”和“送暖入新 聚心向党”活动,陕西省“小个专”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安康召开。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制定《安康市纪检监察机关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工作及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实施办法》,相关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

立足发展所需,“小切口”成效可感可及

“小切口”撬动“大变革”,细微之处见真章。立足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安康市、县两级分别确定11项、66项“小切口”改革事项。“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改”出群众获得感,“革”出发展新活力。

安康深化市级“小切口”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撬动服务群众“大民生”改善。公共资源交易“五色马甲”现场管理制度,有效规范评标区域秩序与安全,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招商管家+帮办代办,构建“全程代办、全员帮办”服务体系;12345+帮办代办,对签约的241个“项目管家”重点项目进行线上回访,收集转办难点堵点,被《陕西日报》报道;审批服务“三前移三减少”改革,办理环节减少15.33%、申请材料减少10.50%、办理时限减少59.73%;探索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二手房贷款发放量同比增长26%,放贷金额同比增长35%;医疗保障服务事项“市域通办”,下放18项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至乡镇(街道)、村(社区),提升群众办理医保业务便利程度;持续推行“六小”暖心工程,推动搬迁人口逐步向市民转变,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可发展;“供销社+合作社+监测户”以销促产机制改革,推进供销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安康供销供应链(旬阳市)产业基地项目、宁陕县鲜食玉米保供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全市全域推行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制度试点,陕西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现场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安康召开;开展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试点;全域推行“党建+调解+公证”模式,组建安康市调解协会,设立秘书处和4个调解工作委员会,2个调解委员会被提名为陕西省“枫桥式”人民调解委员会。

岚皋县南宫山镇宏大村巴人部落。

安康市下辖各县(市、区)在“小切口”改革方面精准发力,各具特色的改革案例取得了显著成效。汉滨区委员工作室联社区“六进六促”工作机制经验在《陕西政协》刊发。旬阳市探索发展“五好”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创新的“法治体检‘三问三解三宣’服务营商环境模式”获评陕西省检察机关“十大改革创新项目”。汉阴县代表陕西省在全国以工代赈工作视频推进会上围绕“以工代赈‘12345’工作法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作经验交流发言;创新推行县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处置规范化作为陕西省首个12345热线诉求处置省级地方标准获批立项。石泉县“多元联动”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健康养老、文化娱乐、权益保护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宁陕县在基层医疗机构推行“三聘两转”工作机制,医疗人力资源得到全面合理的配置;创建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经验做法入选2024年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典型案例。紫阳县“四个一体”深化推进村财审计监督工作做法在2024年地方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能力提升培训班做经验交流发言。岚皋县探索“123撬动百千万”县域商业体系发展新模式获得陕西省商务厅批示肯定;构建医保“四网”筑牢民生底线做法在国家医保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发言;创新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模式典型经验被国家卫健委推广。平利县“1+5”(1名党组成员或审判委员会委员加5名干警)团队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被陕西省委政法委、陕西省委平安办通报表扬为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并进行授牌;创新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定向培优”工程得到省级肯定并在全市推广。镇坪县“邮快合作+一点多能+快递进村”机制,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发展体系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白河县创新建立“工会+人社+司法”联动机制,帮助职工解决拖欠劳动报酬案件入选全国总工会第三批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安康高新区以“无感体验”升级“贴心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累计撮合融资授信贷款7600万元,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恒口示范区探索“6543”模式,有效提升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水平;瀛湖生态旅游区构建“26536”安全监管体系,保障旅游产业行稳致远。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2025年,安康市将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升级“主路径”,锚定高质量发展“五个坚持”思路目标,紧扣发展谋重大改革、扭住民生抓关键改革、多措并举促改革落地,加强改革集成协同、重点突破,为实现“十四五”完美收官、推动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增动力添活力。

(供稿︱中共安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