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高台小学教师邹莹,自2000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始终以赤诚之心滋养童心,以无私的教育智慧引领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初心。
邹莹的教学观摩课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始于真心,成于匠心。”这是邹莹躬耕教育的“座右铭”。她始终将“爱”作为教育的基石。3年前,班上一名患有遗尿症的孩子,常常缺换洗的衣物,她默默帮其清洗尿湿的衣裤,并送来干净衣裤帮助更换。有位孩子父母离异,导致学习受到影响,她利用课余耐心辅导,家访时带去文具等学习用品。面对留守儿童,她时常找时间与爷爷奶奶交流,送去孩子喜欢的玩具,至今仍保存着孩子母亲的感谢短信。
邹莹将对学生的爱,融于日常学习生活点滴:她办公桌抽屉常备的创可贴和文具,是学生突发状况的“及时雨”;她时常关注有异常心理学生的情绪,坚持跟进交流疏导,以扫除其心里的阴霾……她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班级管理非凭威严,而贵在得法。”这是邹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大胆创新实施“班级小管家”管理模式,将班级事务细化为纪律、学习、环境、活动等多元岗位,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她引导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公约》,通过民主决策班务。班会课从主题到形式,在她悉心指导中,最终由学生主导扮演班主任角色。一名转学来的“多动症”男生,在担任“课间安全巡查员”后,责任感促使其学会约束,最终荣获“进步小管家”称号。
邹莹精心设计的“班级荣誉墙”等评价体系,将学生点滴进步化为荣誉墙上的斑斓色彩,成为激励学生向上向善成长的无声力量。
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获评县级“优秀班集体”,也经常获得学校“流动红旗”和“文明班集体”,她本人也多次被学校评为“模范班主任”,其优秀的班级管理经验先后在全县和集团学校做交流推广,惠及众多同行。
“教育非独行侠,只有家校同频共振,方能托举孩子美好未来。”邹莹说。她通过建立班级家长群,以增强家校联系,分享教育经典与优秀家教书籍,并常将特殊孩子成长情况与家长私信沟通。为提升家长育人能力,她坚持在家长群开设“家长课堂”,聚焦“高效伴学”“青春期沟通”等热点,以引导家长转观念促提升。新冠疫情期间,她不仅克服困难上好网课,还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小灶”,确保家校协同“不断线”。
邹莹多次承担县级示范课,积极开展送教送研专题讲座,以破解乡村薄弱学科教学困惑。自2019年起,她每年担任学校“青蓝工程”指导教师,悉心带好每一位“徒弟”,让学校教学新手受益匪浅。
回顾过去,辛勤的付出让邹莹倍感难忘,收获的喜悦更让她倍受鼓舞。她将用热爱教育的初心和奋发有为的担当,驾驭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这艘航母,乘风破浪,驶向理想的彼岸。
(吴耀晴)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