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宝鸡市凤翔区始终锚定“一区四城”(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西凤酒城、科创生态新城、宝鸡空港新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目标,全力推动392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总投资达2077.5亿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走进如今的凤翔,六大重点领域项目如繁星般闪耀,各展风采。传统产业升级领域,36个项目、192亿元投资持续注入活力,西凤酒优质凤香型白酒扩能提质项目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昼夜不停运转,绿色制造理念贯穿生产全流程,推动当地白酒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加速迈进;能源化工领域,26个项目、397.6亿元总投资精准布局,精细磷酸盐专用化学品等项目落地,显著提升了化工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先进制造领域虽仅布局4个项目,却以37.26亿元的总投资凸显“少而精”的强劲带动力,陆港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正加紧设备调试,即将为区域制造业升级注入全新动能;创新培育领域,16个项目、69.9亿元投资激活创新活力,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内,创业团队热烈研讨、干劲十足,一批科技型企业在此快速成长;文旅融合板块,36个项目、76.67亿元投资精心勾勒“先秦古都・醉美凤翔”新图景,大秦雍城博物馆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将成为区域文化新地标;城乡基础设施领域,124个项目、716.4亿元总投资集中发力,路网改造、管道更新、老旧小区焕新等工程有序推进,持续完善城市功能,让百姓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心。
项目建设能跑出“加速度”,背后是凤翔区打出的一套精准施策“组合拳”。审批环节设立“快车道”,依托“五大产业专班”机制,1000万元财政前期资金保障到位,专业机构上门辅导、部门联合研判、“智库+专员”协同编报,实现项目谋划“靶向精准”;同时推行预审制度,将审批时限压缩46%,真正实现企业办事“一趟清”。此外,当地还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支持,设立工业、农业、文旅各30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在项目建设一线,“加速键”被持续按下。凤翔区依托“六个台账”(五类五十大战略性项目管理台账、重点项目管理台账、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台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台账、赴省市对接项目台账、已下达中省投资项目进展情况台账)管理机制,实现项目全周期动态监管。创新推出“专班推进+领导包抓+专员服务+集中会诊+精准纾困”推进机制,全面落实“四个一批”动态管理。建立“一月一主题、一月一研究”调度机制,紧盯用地、资金等关键要素,组织争项目争资金专班主动上门服务,一项一策破解开工堵点,确保项目“开工即纳统、投资即到位”。
服务保障同样“暖人心”。凤翔区组建8支招商小分队,为企业提供从对接洽谈到落地投产的“保姆式”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招引项目832个,到位资金651.46亿元。水电气暖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同时,依托“陕企通”平台、政企恳谈会、政银企对接会等渠道,及时响应企业诉求,畅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们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以实绩见高低,全力让每一个落地项目茁壮成长。”如今的凤翔,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凝聚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敞开怀抱,诚挚邀请各界人士携手同行,共同见证从宏伟蓝图迈向灿烂现实的凤翔蜕变。(李海妮)
责任编辑:曲静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