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通脉络焕新颜 宝鸡金台区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22 11:37:1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以前绕路半小时,现在直行5分钟,宏盛路通了,小游园建了,咱这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清晨,宝鸡市金台区居民王师傅沿着新贯通的宏盛路散步,尽头的小游园里已是欢声笑语。从城市路网的“血脉畅通”到城郊片区的“旧貌换新颜”,金台区正以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书写着“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民生答卷。

破堵点连断点 城市脉络舒展活力

“断头路通了,不仅是路好走了,感觉整个城市的精气神都提起来了!”在行政大道东延二期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拆除剩余的防护网。宏盛路东段西起已建成宏盛路,东至行政东路,全长312.057米,红线宽度24米。截至2024年12月底,宏盛路断头路已实现贯通,其打通极大地改善了市区路网通行现状,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方便了行政中心周边居民、办公人员出行。据了解,宏盛路东段是双向四车道标准,两侧路灯安装完成,人行道铺设完毕,地面标线也已施划。

近年来,金台区聚焦群众“出行难”,持续攻坚“断头路、瓶颈路”整治。像宏盛路这样曾经让周边居民“望路兴叹”的梗阻路段,如今已成为贯通南北的便民通道,道路尽头配套建设的小游园,绿植错落、设施齐全,成了居民休闲健身的新去处。据统计,全区已累计贯通行政大道、宏盛路等48条“断头路”,同步建成团结运动公园、八里游园等一批绿地景观,昔日的荒滩杂地变身市民“后花园”。

“路通了,城活了。”随着城市路网的舒展,金台区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新增城市停车位900个,新改建公厕等环卫设施35座,从“走得通”到“走得舒适”,城市功能的精细化提升,让居民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城郊蝶变 安置区里升起新希望

“拿到钥匙那天,我在新房里转了三圈,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龙丰村村民赵大爷的新家,位于刚交付的龙丰村安置区1号楼,南北通透的户型、配套齐全的设施,让他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作为宝鸡市“中强”战略的重要节点,龙丰村城中村改造创造了全市征收新速度——一个月完成村民房屋征收,两个月完成拆除,三个月完成集体三产房屋拆除,如今首批安置房的交付,让村民们圆了“安居梦”。

走进龙丰村安置区,楼群错落有致,小区内绿化正在收尾,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我们坚持‘四最’标准,给村民最好的位置、设计、质量和配套。”项目负责人介绍,安置区占地85亩,总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除住宅外,还配套建设地下车库和4万平方米三产综合楼。目前,住宅楼已陆续交付,龙丰三产综合楼、伟宝粤安置楼预计8月完工,届时将为村民提供就业创业平台,实现“安居”与“乐业”双保障。

龙丰村的蝶变,是金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缩影。“十四五”以来,全区稳步推进卧龙寺、宏文路等7大片区棚户区改造,3565套安置房相继交付;556个老旧小区完成“面子”“里子”同步更新,农村户厕改造3755座……从城市到乡村,环境的改善让“城乡界限”逐渐模糊,融合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一位居民。

融合先行 绘就高质量发展画卷

仅有4万余农村常住人口的金台区,肩负着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的先行使命。近年来,全区以“千万工程”为引领,统筹推进中心城区提质与乡村振兴,金硖公路的全线通车让“一路连三塬”从梦想照进现实,教育、医疗等资源的均衡布局,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同质的公共服务。

民生投入的持续加码,更彰显着发展温度——从2021年的18.27亿元到2024年的20.96亿元,民生支出占区级财政总支出比例达87.69%,每年人代会票决的“十件民生实事”件件落地。正如龙丰村安置区墙上的标语:“旧家换新颜,幸福看得见”,在金台大地上,通畅的城市脉络与焕新的城郊面貌交相辉映,正共同勾勒出一幅城乡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智慧城市新图景。(李海妮)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