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声音

宝鸡渭滨区:锚定“五优”城区建设目标 以实干实绩推动高质量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1 09:35:1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20日,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渭滨专场顺利举行。渭滨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梁丹军围绕“聚力‘五优’城区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鸡新篇章贡献渭滨力量”主题,全面介绍了“十四五”以来渭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十四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渭滨区锚定“发展优、环境优、民生优、治理优、党建优” 的“五优”城区建设目标,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20年的1.09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20的1.3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20年的1.01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20年的1.21倍、1.35倍;三次产业比由0.9:59:40.1优化到1:47.7:51.3。

在发展动能方面,渭滨区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 1621 个,总投资额突破 5000 亿元,年度投资超 1500 亿元,项目体量、投资强度、年度投资较“十三五”分别增长 50.65%、92.84%、44.6%,获评全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先进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招引项目 475 个,完成到位资金 498.4 亿元,获评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区。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累计培育“五上”企业 395 户,市场主体数量达 36022 户,较 2020 年增长 5.75%。

工业领域,渭滨区大力实施“6422”发展战略,构建“两带两区”工业发展格局。优势产业迭代升级,累计完成技改升级项目 132 个、释放产能 96 亿元,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1%,成功跻身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 500 强、位列全省第八。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建成 40 余万平方米传感器产业园,签约引进企业 28 户,压力传感器产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互联网产业园入选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全区数字经济产值超 110 亿元,成功创建全市首家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商旅消费活力迸发,渭滨区推进文旅商体深度融合,累计建成茂御酒店等商贸项目 103 个,新建提升特色街区 10 条,开展“欢购渭滨” 等促消费活动 500 余场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2.8%,两次荣获省政府 “促进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的地方”激励表彰。楼宇经济成效显著,盘活闲置楼宇 21.5 万平方米,培育税收超千万楼宇 2 栋,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建成长岭等 5 座工业博物馆,石鼓文化城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20 亿元、年均增长 13.4%。

城市建管精细高效,渭滨区深入落实全市“西优”战略,完成文化路片区等 10 个重点改造项目,南关路棚户区改造如期建成返迁,累计安置群众近 9000 人。新建 “口袋公园” 20 处,新修改造公厕 75 座,新增停车位 8281 个,打通断头路 13 条,更新改造燃气管网 298.5 公里,改造提升老旧小区 334 个,惠及群众 5.7 万户,成功入选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区。城市精细化管理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

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渭滨区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培育“渭滨五宝”等特色产业,11 个农产品纳入“宝农优品”,3 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村集体经济收入 10 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村平均收入突破 120 万元。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 6 个,农村污水治理管控率 70.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5%,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

环境安全屏障牢固,清姜河获评全省幸福河湖、全国最美家乡河,两次荣获全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纵向补偿先进县区,建成全省城区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渭您服务”政务品牌连续三年获国字号殊荣,建成全市唯一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社会环境和谐稳定,蝉联省级平安区,荣膺平安铜鼎。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十四五”以来,渭滨区累计民生支出 86.8 亿元,年均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 83%。新增城镇就业 3.4 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7 万余人次;新建改建中小学及幼儿园 100 余所,新增学位 6000 余个;新建提升卫生室、中医馆(阁)40 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新增养老床位 900 个,新建城市书房、阅读空间 17 个,集体经济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验全国推广。

下一步,渭滨区将持续打造 “五优” 城区升级版,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实干实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渭滨实践迈出更大步伐。(李海妮)

责任编辑:曲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